![]() |
第X05版:新郑时报 城事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郑市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依托全市29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全覆盖的优势,创新学习形式,因地制宜做了大量谋划部署,打造起贴近一线、贴近党员干部群众身边的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持续推进“讲、树、帮、乐、庆”文明实践活动深入人心。 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侯彦斌 以“讲”为载体,耕植学习阵地 认真学习当前中央、省委、郑州市委、新郑市委重要会议精神,整合文明实践站(所)、基层党校等资源,先后开展“文明郑韩云讲堂”网络直播课堂13期,举办各类理论宣讲110余场次;组织市委宣讲团、百姓宣讲团、五老宣讲团等,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宣讲活动,以菜单式、点单式、体验式等群众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延伸学习触角,真正把党的声音、党的政策带到村居一线,全面打造覆盖城乡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 以“树”为导向,夯实红色阵地 在全市文明实践站(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群众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讲述红色故事、传承党史精神。 坚持评选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五美庭院共200户,先后策划推出“道德模范讲党史”、优秀志愿服务典型事迹分享会等系列活动,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榜样讲历史故事,让百年党史走进老百姓心中,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以“帮”为抓手,筑牢服务阵地 面对“7·20”特大暴雨和疫情防控严峻态势,先后组织近9万名志愿者应对突发疫情,2万余名志愿者防汛救灾,“新郑市洧水公园灾后恢复集中清淤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被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全市89家文明单位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扎实践行“用脚步丈量工作法”,结对帮扶89个社区,129个党组织与无主管楼院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在全市基层形成矩阵化的阵地分布,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 以“乐”为驱动,坚守宣传阵地 录播《公益零距离》近30期,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群众讲解疫情防控知识、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疫情常态防控提供志愿服务力量。组织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活动,先后兑换志愿服务积分800余人次,鼓励志愿者多做公益,激活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开展绿色骑行、童心向党、共建家园、敲门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文明实践所(站)开展送文艺(红色电影)进村(社区)活动,充分展现疫情下的关爱和温暖。 以“庆”为主线,打造实践阵地 开展“重阳尊老爱老敬老”“清洁家园 共建文明城市”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巡游活动近百场次。 同时,在文明实践中心设立10支常备志愿服务队伍、29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的基础上,动员各所、站根据实际需求成立文艺演出、孝善敬老等各类志愿服务队,建立“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872支志愿服务队、175966名登记在册志愿者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同频共振。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