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11月22日下午,经开区教文体局召开以“‘双减’政策下的幼小衔接生态建设”为主题的中科院心理所幼小科学衔接经开区项目推进会。经开区教文体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戴红燕,教文体局教育发展科相关负责人,中科院心理所王辉团队,以及经开区26个项目单位参加了会议。 会上,王辉介绍了团队在幼小衔接项目多年的研究成果。该项目根据中科院项目成果《优秀小学生胜任力模型》,通过游戏活动测评儿童核心学习能力,解决“幼小衔接”中出现的种种不适应问题,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提升学习能力,有效缓解家长焦虑。该项目基于跨学科的创新研究,实施过程符合5~7岁儿童发展的科学规律,实现数据化分析评价,系统解决家园校共育问题,同时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在经开区范围内广泛推广普及,形成区域内幼小科学衔接生态。 戴红燕说,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对儿童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既要减轻课业负担又让学生学到该学的知识、养成该具备的好习惯,推进幼小衔接,是走好“双减”的第一步。经开区将建立幼小科学衔接长效机制,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形成一套结合经开区小学和幼儿园学生特点的幼小衔接执行方案,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据悉,2021年3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后,经开区教文体局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不断探索工作路径。前期,经开区教文体局携手中科院心理所开展首批试点单位项目合作。目前,经开区扩大项目试点单位切实推进“双减”政策下的幼小衔接生态建设。 记者 王赛华 通讯员 李芳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