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
擅自砍伐古树名木 每棵最高罚100万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银联河南分公司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为助力河南“三农”数字化发展,2021年以来,中国银联河南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南银联”)主动履行国有金融企业责任担当,切实践行“支付为民”工作理念,将银联业务优势与河南省特色农业相结合,针对全省农产品收购资金结算业务,创新模式、畅通渠道,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手段建立了商业银行、收单机构、商户与农民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有效解决了收购商户和农民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收付款难题,助力河南省乡村振兴。

目前,该业务已在开封杞县大蒜市场、栾川中药材市场、柘城辣椒市场、南召花生市场,以及部分玉米、小麦主产地区进行推广,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反响和广泛赞誉。

积极创新 畅通农产品收购资金结算渠道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收获时节农产品收购交易规模巨大,由于客观原因,收购商户和农民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资金结算并不方便,存在“打白条”“取现难”“假币风险”“支付限额”等收付款难题。

今年年初,河南银联积极响应人民银行等七部委组织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号召,将“移动支付助力农产品产购销”项目作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决心畅通全省农产品收购资金结算渠道。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工作规划,河南银联在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在开封杞县大蒜收购市场率先试点,依托银联贷记业务优势,确定了以“支付+信贷”“线上+线下”“生产+生活”为核心的农村受理市场环境建设指导思想,联合收单机构、涉农业务银行、农产品收购商户共同开展农产品收购业务。

多方共赢 数据赋能新商业模式

农产品收购业务能够长远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商业模式。在试点过程中,河南银联发现农产品收购商户对业务手续费非常敏感,合作银行因业务收益不明晰参与热情不高,收单机构也认为收益低而收单动力不足,经过与商业银行、收单机构进行了多轮磋商,设计了以“支付+数据+信贷”为核心的农产品收购发展新模式。

银联将获得用户授权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后向银行输出,银行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向商户提供相应的信贷产品,解决了银行为农产品收购商户授信难的痛点。银行发放贷款后,将贷款直接通过银联农产品收购POS机向农户支付,避免贷款被挪作他用,有效掌握了贷款资金流向,实现银联数据向商业银行赋能。目前在试点推广的杞县大蒜市场内通过银联农产品收购数据赋能已经成功为39名商户办理了收购贷款,累计授信额度达2000万元,已实际发放贷款1700多万元。

通过对农产品收购业务新路径的探索,初步形成了“银行消除业务痛点,商户降低经营成本,收单机构获取收益,农户收款快速安全,银联实现业务发展”的多方共赢新局面。

主动担当 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

作为人民银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河南银联在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召开的河南省支付结算工作会议上对银联收购产品做了介绍和经验分享,向人民银行各地市中支、省级银行机构和收单机构进行推介,并将农产品收购作为移动支付便民工程重点建设场景在全省进行安排部署。

河南银联工作人员还下沉市场一线,联合基层政府召开便民支付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会,向各乡镇收购大户宣讲银联收购平台。在业务开展初期,河南银联多次实地走访商业银行与收单机构,探讨合作模式;同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收单机构合规创新,对首期合作的收单机构和交易量较大的收购商户给予一定奖励,提升收单机构和商户的积极性。在河南遭遇“7·20”特大暴雨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河南银联迅速响应、特事特办,在合规前提下迅速出台简化商户入网流程,确保灾情和疫情期间业务正常推进。

初见成效 全面推广助力我省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河南银联农产品收购业务累计交易金额已突破19亿元,累计服务商户726户,支付便利惠及农户7.86万人次。

下一步,河南银联将以点带面,持续深耕场景,推进产品创新,为产业上下游商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探索乡村振兴卡与农产品收购业务有机融合,为涉农经济主体提供更为优质的移动支付结算、融资贷款和信息化建设等服务,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贺渊哲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80174 2021-12-03 00:00:00 五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KeywordPh中国银联河南分公司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