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人讲究传承,尤其是在中医领域,一门手艺、一个方子、一碗汤剂,背后往往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在河南郑州,就有这样一位“杏林世家”—— 河南张氏中医第六代传人张喜海。 在河南人的心目中,张氏中医绝对算得上一绝,在没有X光、CT的年代,张氏一族凭借祖传的手艺和秘制的膏药,创下了“张氏中医专治骨病”的大名,即便是在大医院林立的现在,每天仍有不少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找张喜海院长诊治。 祖传草药贴敷 让优秀老教师重返岗位 严格来说,郑州复康中医院(河南张喜海中医药骨病研究院)算不上一家大医院,但在张喜海院长的诊室里,每到张院长周一、三、五、六上午坐诊时间,诊室外就排起长队,坐满了慕名前来的患者! 近日,56岁的老教师徐老师找到了正在接诊的张喜海院长,他兴奋地告诉张院长,自己多年的腰突在医院治疗后不疼了,工作一天不感觉累了。 “有人劝我做手术,一是我确实没时间,怕耽误孩子们学习,二是担心手术有风险及并发症。”徐老师说,自己本身就比较信赖中医,对祖国传统医学有着深深的热爱,他和张喜海院长交流后,发现两人在中医方面有很多相同的理念,随后便下定决心在张院长这里配合治疗,仅一周的时间,疼痛便得到了缓解。出院时,徐老师的椎体增生情况及生理曲度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腰椎间隙也逐渐恢复正常。 妙手仁心 传承医术经久不衰 “因为从小就看到很多骨病患者来找祖父救治,他们常年强忍着疼痛,有时疼得腰都直不起来,那时候并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式,都是靠着祖父几服汤剂、几贴膏药。我当时就下定决心,希望将来可以像祖父一样,成为医术高超的大夫,帮助他们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折磨。”回忆起从医的初衷,张喜海院长谈起祖父的影响和六世家学的熏陶。 “行医不挣钱,挣钱不行医。”张喜海清清楚楚地记得父亲的教诲,祖训的 “三良观”和“三心观”。“三良观”即医者要有良心、良方、良药;“三心观”即患者要有诚心、信心、耐心。简简单单的六个字,铸就了张氏中医骨科的百年风骨。作为大夫,用最短的时间,让病人少花钱,减轻痛苦,恢复健康,这才是真正的好医生。 张喜海院长从医40多年来,义诊从未间断,从偏僻的山区到繁华的都市,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无论路途有多么遥远,病情有多严重,他从未收过一分钱。行医多年,他每次看到经济困难的病人,总会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给予患者以温暖、希望和力量! “妙手是医生的水平,有水平的医生只能算合格的医生,当医生最难的是仁心。”张喜海说,在给病人治好病的前提下,能让病人少花一分钱就少花一分,能让病人少受一点罪就少受一点,比起他的“千金黄汤”“母子汤”“金仙膏”“强骨膏”等有独特疗效的药方,这种仁心才是张氏中医骨科真正的宝藏。 如果您也有骨科方面的疾病,可拨打0371-85961816咨询。 蒋晓蕾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