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5版:新郑时报 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综合
医护+养护 守护最美“夕阳红”
新郑市医疗保障局 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
新郑泰山村 上榜国字号“美丽休闲乡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医护+养护 守护最美“夕阳红”

本报讯 截至2020年10月底,新郑市户籍人口117.22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2.29万人,占比10.48%;80岁以上老年人1.25万人,占比1.07%。面对“银发浪潮”,如何养老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

近年来,新郑市不断发力,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目标,连年将养老服务列入重点民生实事,持续完善政策、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全市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来,像我一样,双手交叉握在一起,慢慢向上抬……”11月18日,在新郑市新建路街道医养中心,因脑出血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杨女士在护师的指导下做着康复训练。

今年7月份,杨女士入住新建路街道医养中心。如今,3个多月过去了,她不但能独立走路,还能自主吃一些半流食。“房间有护理人员,隔壁有医务人员,他们的业务很专业,对待老人也很热心、细心,妈妈在这里,我们特别放心。你瞧,这几天的脸色也更加红润了。”杨女士的儿子开心地说。

据了解,新建路街道医养中心是由新建路敬老院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共同打造的集“医、养、康”为一体的新型医养中心。中心设置有老年活动室、集中淋浴室、配膳区、治疗区、处置区、医护办公区等功能区。

“我们中心分为生活自理区和失能、半失能区域,开放养老床位42张,其中失能、半失能床位12张,入住的是子女不在身边无法照料的留守老人、患慢性病不能自我规律用药老人、肺心病需要长期吸氧老人、脑梗及脑出血后遗症需要长期康复老人、因无吞咽功能需要长期鼻饲胃管进食老人、长期卧床护理不到位长褥疮老人、生命体征平稳气管切开需要专业护士照护老人等。”该中心负责人王伟告诉记者,一些脑出血、脑梗后遗症老人需要长期的康复锻炼,医养中心有专业的康复设备,医护人员为需要康复的老人制定“一对一”的康复锻炼计划,不仅能把握住康复的最佳时间,还能让家属省心、放心。

呼叫器、集中供氧、照明及负压吸引装置……在该中心,每个房间的配备都很齐全。王伟指着这些设备对记者介绍:“主机就在我们的医护值班室,老人一旦有突发状况,我们的医务人员会第一时间知道并及时展开救治。”

近年来,新郑市着力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家庭等各方面作用,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初步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方面,组织151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850名医生,深入村(社区)为6.2万余名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动员青年党员志愿者及第三方专业社会组织为农村空巢、留守老人提供定期巡视等上门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方面,建成各类养老机构70所,其中,敬老院12所、养老院13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4所、福利中心1所,总床位4111张(每千名老人33.45张),收住老年人1112人,工作人员388人。医养康养结合方面,在市公立人民医院、华信医院设立安宁疗护病区(中心)和老年医学科,指导4家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增强养老服务专业性和覆盖面。

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才有可期的未来。养老关系着千家万户的今天和明天,一项项惠老政策陆续出台、一处处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不知不觉间提升,城市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记者 杨宜锦

新郑时报 李显文

通讯员 边艳 高尚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80319 2021-12-03 00:00:00 五 医护+养护 守护最美“夕阳红”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