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03版:惠济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
惠济区回迁安置“民生为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惠济区回迁安置“民生为先”
让群众住上房、住好房、过上好日子

“非常激动,这一天等了7年,终于可以回家了。”2021年12月16日,60多岁的惠济区刘寨街道张砦村村民杨绍先对记者说,新家很漂亮,全家都很满意。

崭新的楼宇间,道路平整宽阔,小区环境整洁美观,俨然一座小型新城拔地而起,环绕小区走一圈,“市民”都得羡慕“村民”。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和完善是个关系到百姓根本的民生工程,其工作的烦琐程度不言而喻,在安置房建设和回迁过程中,如何将“一碗水端平”,让家家都高兴、个个都满意?惠济区上下协作,以民生利益为先,交出了一份让百姓满意的答卷。

记者 蔺洋 通讯员 李雪/文 孙星灿/图

张砦村安置项目全程由政府主导

实现辖区村民向居民的整体转变

“一次性把安置房都分到手,心里头真踏实!” 张砦村村民张军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溢于言表,分房的确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大家都很满意。小区整体比之前看的效果图更好,绿化也很满意,还有一些休闲健身设施,政府为我们考虑的周全,非常高兴能在这里面安居乐业。

刘寨街道办事处是惠济区唯一一个地处在郑州市三环内的街道办事处,张砦村是刘寨街道最后一个拆迁改造村,从拆迁到安置全程由政府参与主导,在原址安置回迁。12月9日,145户村民,5栋安置楼、1476套供选房源实现一次性整体分配回迁,也为刘寨街道城中村改造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为国有企业肩负着创建美好惠济的历史责任,对安置房建设一直高度重视,力求把每一项安置房建设都打造成让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河南天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袁云飞说,安置房之所以建得很快,是先算经济账,又算政治账。拆迁前征求群众意愿,需要哪种户型、多大面积……根据居民需求设计,方案制订得非常公正公平公开,所以说分房的期间非常顺利。算政治账就是尽快地实现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以人民为中心,先搞安置,再搞开发,所以安置房建得很快。

自2015年5月拆迁以来,刘寨街道坚持“以民为本”,全力维护安置群众切身利益,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采用区、街道、村委会三级联动,职能部门、专业机构、安置群众三方互补的方式,加强安置房建设监督力度,严把质量关;力排万难促安居。一方面主要领导多次实地察看,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扎实开展群众工作,深入群众沟通交流,做好思想疏导,促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地。

刘寨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王一臣说:“目前刘寨街道4个村拆迁安置工作均已完成,实现全辖区村民向居民的整体转变,标志着刘寨街道彻底迈入全域城镇化。下一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以此为新起点,不仅要把安置房建设好、分配好,更要管理好、服务好,努力把安置区打造成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

党建引领正商贾河家园项目建设

原址建新房百姓满意步入新生活

“房子高大上,很现代化,双气电梯都有方便多了。”新城街道贾河村二组村民樊凤玲说,那种在公园能看到的花,小区里边也能看到,绿化的档次也比较高。外来的人,不知道是安置区,从外观和质量上分不出是商品房还是安置房。

11月28日,作为惠济区“一张名片”的新城街道贾河村安置区又添喜讯。安置区二期、三期2291套安置房选房,离回家又近了一步的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

“之前我们都约着来看好几次了,环境跟以前真是天壤之别,高兴啊,主要是又能跟以前的老邻居、老伙计住一块儿了。” 贾河四组村民范国民喜笑颜开地说,现在住的楼房是在原来老村的原址上建的,没换地方,感觉很不错。

贾河二期、三期安置房分别于2018年9月、2019年4月开工,贾河村“两委”和开发公司赶工期,抢进度,抓质量,夜以继日,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了项目的高质量推进。从拆迁到安置,贾河村党支部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上下同心、攻坚克难,使得“城中村”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丰硕成果,选房工作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

“拆迁之前的村庄,村民居住规划无序,基础设施缺失,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治安管理等问题突出。在上级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2015年拆迁,2016年建设,建好后安置房的质量和小区的环境都非常好,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新城街道贾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四喜介绍,地铁站、重点小学、医疗机构、商业广场,房子周边的设施已经逐步完善, 周边房屋的租金一天比一天高,无形中给村民们的收入又多加了一笔,大家很满意。

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村里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党建+好村风”“党建+好班子”“党建+好门路”“党建+好服务“党建+好环境”为引领,做出“新业绩”,壮大领头雁,发展新经济,进一步以党风促民风推进民心在基层的凝聚力。

如今,“老村民”都成了“新业主”,贾河村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由村变为高品质社区,由村民变为市民,实现群众足不出户上名校,居住环境和生活配套完善且便捷的新生活。

村镇率先垂范当好领头雁

做好回迁安置“后半篇文章”

“这是安置房吗?这么漂亮!”迫不及待到小区周边转了转的古荥镇岭军峪村一组村民黄长岭提起新房赞不绝口,“小区都是11层的小高层,周边有小学、初中、高中,孩子们上学不用愁。”

“让岭军峪村拆迁群众在新房中过新年,是古荥镇党委政府的庄严承诺, 我们对上级立下的军令状已经圆满完成,没有辜负领导和群众的期望。”眼中布满血丝但精神饱满的古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勇告诉记者。

“每次开会,李勇就会告诉我们,要牵好头带好头,当好领头雁。还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你做到了你的村组干部也得做到,把这个思想统一了,村民的工作就好做了。” 岭军峪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黄利华说,拆迁容易分房难,特别是这个村,做了大量的工作。

古荥镇岭军峪村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群众工作,为扎实做好群众回迁,古荥镇领导班子及岭军峪村“两委”主动作为,发挥一线带动作用,在摸清各类情况后,通过召开会议、设置咨询台、入户讲解等方式,将安置房回迁的具体流程和细节向村民讲解,让广大群众对安置房分配方案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为分房工作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仅用一上午时间就完成了825套安置房的分配工作,创造了惠济新速度。

同时,古荥镇是惠济区“7·20”暴雨受灾比较严重的区域,自然灾害给辖区安置房建设带来了很大被动,工期也被耽误了。8月中旬,郑州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全镇各村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安置房如期交付面临严峻挑战。

面临挑战,古荥镇党委政府攻坚克难、团结一心,组建工作专班、开辟绿色通道,抢工期抓进度保安全,夜以继日、全力以赴,成功在年前将825套安置房保质保量交付到群众手中,打赢了这场漂亮的攻坚战。

李勇说,目前,房屋网签、门面招商等工作正在同步推进,不仅提升安置房颜值,更要提升集体经济产值,坚决做好回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解决好群众的“后顾之忧”。

回迁,承载着百姓安居之盼、乐业之需、舒适之愿。上述一幕幕只是惠济区安置房回迁的历史缩影,同时也标志着惠济区全域城镇化更进一步。

惠济区城市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李林峰说,今年以来,惠济区安置房建设和群众回迁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惠济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安置房建设。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围绕“把安置房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理想家园”这个目标,强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同步办理不动产手续,进一步提升回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了解,今年以来惠济区安置房回迁工作取得巨大突破。受新冠肺炎疫情、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房地产形势整体处于低迷状态,惠济区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全年累计建成安置房150万平方米;顺利完成薛岗、贾河等6个项目80.68万平方米安置房交房,惠及群众18102人,同时完成安置房网签70万平方米,办理不动产证11.3万平方米,实现了回迁、网签同步进行。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安置房1062万平方米,建成624万平方米,回迁544万平方米,回迁群众10.25万人。

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惠济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的原则,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把安置房建设质量放在第一位,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安置房建设,真正把安置房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让群众不仅住上了房,更要住上好房,让他们感受到有家的喜悦、回家的幸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84844 2021-12-24 00:00:00 五 惠济区回迁安置“民生为先”KeywordPh让群众住上房、住好房、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