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战疫郑行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
“郑好办”绿色通道救助孕产妇新生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好办”绿色通道救助孕产妇新生儿
疫情中,郑州千方百计保障居民日常生活

上接A03

■核酸检测“绿色通道”服务特殊需要人群

在进行多轮次全员核酸检测时,郑州市着力服务困难群体。广泛开展“敲门行动+上门服务”,采取“逐门进、逐人过”的模式,逐户逐人了解掌握核酸检测情况,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开辟核酸检测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对接联系,对老人、孕妇、幼儿、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困难群体以及特殊区域,及时安排采样小组上门优先进行采样检测,尽最大可能方便群众。

■郑州疫情传播可防可控

郑州全力优化检测流程,与病毒赛跑、同时间争先,不断优化采、送、检、报流程,基本实现了从检测阳性到报告初筛阳性间隔1小时、报告初筛阳性到确诊1小时,混阳样本6小时内单采单检核实,并同步实施管控。

从当前核酸检测结果来看,郑州市疫情传播链条较为清晰,感染者基本处于我市划定的“三区”范围内,疫情发展与预判形势一致,疫情传播可防可控。

■6小时基本完成超千万人核酸采样任务

在大规模核酸检测过程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协调5个兄弟省份向我市支援检测人员和设备,省内10个地市向我市支援医务人员。10余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下沉干部、公安民警深入一线,确保郑州在6小时内基本完成1000多万人的采样任务,24小时内完成全部检测任务。

■1月9日起全省范围内启用应急运输通行证

为做好疫情防控,我省多地加强交通管控,全力做好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从1月9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启用应急运输通行证。通行证适用范围是各类疫情防控物资、能源物资、生活物资、重点生产物资、邮政快递等重要应急物资运输。执行应急运输任务的车辆随车携带通行证。各地要对持有“两证两码”的运输车辆及司乘人员免费优先快速通行。其中,“两证”指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应急运输通行证,“两码”指绿色健康码和行程码。

■严禁违规设卡阻碍应急物资运输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应急运输服务保障工作,保障重点物资运输通畅,1月9日,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知,明确要求“三严禁两不得”,即严禁违规设卡阻碍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严禁采取“一刀切”禁行措施,严禁对体温、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劝返,不得擅自阻断或者隔离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不得采取堆填、挖断等硬隔离方式阻碍农村公路交通。

■全省高速开设826条应急运输专用通道

为保障应急运输车辆顺畅通行,全省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在重点民生保供企业、大型保供企业内增设核酸快速检测点,确保司乘人员能够快速开展核酸检测。依托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司机之家”等场所设置流动核酸检测点,便利货车驾驶人员核酸检测。

全省高速公路开设应急运输专用通道826条,普通干线公路开设应急运输专用通道12条,收费站24小时专人值守,采取客、货车分离渠化等方式,最大限度提高通行效率。

■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28提供24小时服务

我省将做好服务区服务保障,为应急运输车辆提供“三热一供两保”,即热菜热饭热水、基本商品供应、保加油保应急汽车维修等服务。在有条件的服务区设置冷链物流车辆专区和司乘人员休息专区,司机朋友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体温检测后即可停车、休息、加油等。

大家如在出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拨打 24小时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28及时反映,交通部门将精准协调解决。

■春节全省提倡就地过年 非必要不返乡、不出省

春节将至,在全力做好春节疫情防控的同时,今年我省提倡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不出省,省外返豫来豫人员和省内重点行业人员返乡实行报备制度。

省外返(来)豫人员及本省重点行业从业人员返乡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区(村)、单位报备,抵达后如实报告个人行程,主动配合属地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中高风险地区流动入豫人员须严格实施“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管控措施,其间进行7次核酸检测。

■接种新冠疫苗后仍需坚持做好个人日常防护

发布会上,省疾控专家提醒公众,春节将至,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性活动增多,加之冬季又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疫情防控压力增大,建议广大人民群众非必要不出行,做到提前报备。确须出行的,建议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出行前准备好口罩、手消等防护用品,强化旅途防护,开展健康监测。

此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然是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公众尽早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专家提醒,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依然不可放松警惕,仍需坚持做好个人日常防护。

■郑州构建从源头到社区生活物资接力配送体系

本轮疫情中,拥有超千万人口的郑州如何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疫情发生后,郑州市第一时间启动生活必需品保障应急预案,建立了热线有诉必应、封控区专班负责机制,构建了从源头到社区生活物资接力配送体系;组建了水电气暖24小时抢修队伍,“点对点”做好生活服务保障措施。管控区域内,每天坚持“四个一”服务,即每天一次物资配送、一次垃圾收集、一次楼道消杀、早晚各一次体温监测。

■为百姓打通生活物资配送“最后一米”

保障全市居民生活物资供应。郑州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库存量36万吨,肉蛋菜储备企业库存充足,其中:猪肉库存8000吨、鸡蛋库存540吨、蔬菜库存9000吨;丹尼斯、永辉、世纪联华等100多家商超及便利店零售价格运行平稳,销售正常。二七区、管城区、中原区等管控区域,运用社区微信群、电商平台下单、社区设置临时售卖点等方式,将物资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生活物资配送“最后一米”。

■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储备充足

为加强防疫物资储备,郑州市有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90余家,其中,防护口罩生产企业近70家,日产量约500万只;各类消毒制品企业7家,日产能267吨。现有库存防护口罩2671万只、各类消毒制品595吨、呼吸机375台。目前,防护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物资生产、储备充足。

■“郑好办”上线“孕产妇新生儿救助绿色通道”

为强化社区医疗保障,郑州市组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家庭签约医生积极开展“上门服务、送药诊断”服务,为残疾人、孤寡老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保障服务。在管控区域内,派驻医生,对常见病症上门救治,确需到医院就诊治疗的,专人专车闭环转运就医。

为突出孕产诊疗服务,郑州组建妇产科应急后备救治队伍,在“郑好办”上线“孕产妇新生儿救助绿色通道”。该小程序上线仅6个小时,就接到144位孕产妇以及25名新生儿父母的求助信息,目前已对含封控区在内的高优先级99位孕产妇和7名新生儿,进行了回访和诊疗,其余咨询需求正在有序处理中。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87711 2022-01-10 00:00:00 一 “郑好办”绿色通道救助孕产妇新生儿KeywordPh疫情中,郑州千方百计保障居民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