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好的,马上到!”1月5日凌晨1点半,郑州航空港区张庄办事处疫情防控办公室主任袁野和办公室同事一起做完大数据推送的1000余名重点人员流调工作,接到主管领导的电话,要安排10点开始的第一轮核酸检测工作。
从制定方案、选址设点、调配人员,到与检测机构协调沟通、与医护人员对接分组,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已是凌晨两三点,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拉开了不分昼夜的疫情防控工作序幕。
接下来的几天,从试剂等检测物资的发放到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的配备,从医护人员与检测点的配组到接送和用餐,甚至一个小喇叭,一个转运盒,他们都妥当安排。
为保证每天完成辖区近7万群众的采样工作,既要不超时又要做到应检尽检,他们协调检测公司提前配送第二天所需的检测物资。物资配送到办事处的时间往往是前一天21时左右。为减少人员聚集,他们每次都将物资按照各检测点上报的数量,分好装箱后再通知人员分批次领取。
由于张庄办事处辖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除了全员核酸检测,每天还有流调工作及居家隔离人员“三天两检”工作需要同步进行。疫情防控办的8名工作人员,是核酸检测的“调度员”,又是流调“话务员”。
“爸爸正在跟新冠病毒对战呢,你每天要勇敢地去做核酸检测,我们一起努力打败‘新冠怪’吧。”袁野用沙哑的嗓音安抚着几天未见的儿子。自1月4日以来,他吃住在单位,每天只能休息4个小时。
截至1月11日,张庄办事处顺利完成6轮382777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
记者 王军方 通讯员 赵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