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年年岁岁备春耕,今朝春耕景不同。近日,在城关乡官刘庄村种植基地,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马铃薯种植拉开了大范围春耕春种的序幕。
听着“突突突”的机械声,种植现场,农机手娴熟便捷地驾驶操纵着马铃薯种植机,两名工人坐在操作台上捡拾种子。驶过之处,平整的土地便隆起笔直的田垄,透明的地膜覆盖其上,十几分钟一垄马铃薯就播种完毕。“机械化播种就是快!有了这机器,省事多了……”围观的村民惊叹道。
马铃薯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耕播到收获需要大量劳动力,费工费时效率低。全程机械化后,马铃薯种植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土等多道工序。同时还可人工填补,保留马铃薯种子和土壤的原始水分,提高出苗率。
据新郑市农委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春季农作物种植中,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全程化程度,在春季农业种植作业中,机械化全程作业至少是人工作业效率的15倍;机械化播种较人工作业(垄作、覆膜压膜)每亩节约成本80元左右,机械化收获较人工收获每亩节约成本40元左右,仅播种、收获两个环节每亩便可节本增效120元;全程机械化不仅提高了大田作业效率,节省了费用,还解决了种植基地和种植大户的农忙时节用工难问题。
接下来,新郑市农委将进一步组织、引导新郑市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春季农业生产中,提高机械化参与程度,提升新郑市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瑜洁 渲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