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稳健前行开新局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
校地“牵手”,为创新驱动加速赋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之 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篇(中)
城市为大学提供公共服务及物质支撑 大学为城市打造创新高地及科技支撑
校地“牵手”,为创新驱动加速赋能
郑州轻大研究院研究人员在进行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封装阻燃涂料研究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在这两次任务中,被誉为航天员“眼睛”的“郑大制造”面窗“飞”向太空。小小“面窗”闪耀着河南科技创新的光芒。2021年9月25日,河南大学郑州校区正式启用,百年名校融入蓬勃向上的郑州大都市圈。作为河南高等教育的“领头羊”,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批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以及几十所本专科院校,汇聚形成龙子湖、高新、南龙湖、惠济等大学城,为我省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贡献郑州力量。

郑报全媒体记者 石大东 张竞昳/文

周甬/图

科教兴省 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持续发力

去年9月,河南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放在“十大战略”首位。近日召开的郑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排在第一的也是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实施“十大战略”,高等学校首担其责。

2017年,郑州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实现了我省高等教育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经过5年建设,河南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建设成果,办学质量与水平、创新与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根据最新的ESI数据,郑州大学共有13个进入前1%的学科,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河南大学实现国家科技三大奖项全覆盖,并取得在《Cell》《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

近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发布,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再次上榜。两校表示,将在首轮建设的基础上,面向国家战略、重大需求、科技前沿、区域发展,瞄准“世界一流”的目标奋勇向前。

对标一流 加大投入助力高等教育起高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高校是人才高地、创新高地,推动“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从而带动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我省提出,充分放权赋能,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和“双一流”创建高校作为改革特区,制订专项方案。同时,进一步发挥省“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的宏观指导作用,协调省直部门和省辖市加大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形成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合力。

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十四五”期间,我省拟分别安排郑大50亿元、河大25亿元的“双一流”建设引导资金。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外专家院士对两校制订的“双一流”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分别确定预算项目资金163亿元、122亿元,高标准推动两所学校“双一流”建设提质进位。

打造“双一流”后备军。我省在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遴选11个学科进入“第二梯队”,以5年55亿元的支持力度,力争实现在第三轮遴选中新增两到三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除了加大资金投入,河南还将完善人才、教学、科研等评价激励和管理机制,力争“十四五”末,郑州大学全国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前30,河南大学综合排名提升20位。

强势加盟 百年河大为郑州高等教育发展添动力

“郑州校区的启用,意味着河南大学已经融入蓬勃向上的郑州大都市圈,立足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沃土。”2021年9月25日,随着河南大学郑州校区的正式启用,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郑州起航,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感慨道。

城市塑造大学,为大学提供完备的公共服务与丰富的物质支撑;大学繁荣城市,为城市打造创新高地提供科技支撑,也涵养着城市的文化与灵魂。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51所,本专科在校生249.22万人,其中,在郑高等院校65所,在校生119.85万人。河南大学郑州校区的启用,不止是将百年名校“带”进了郑州大都市圈,更将为郑州及河南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再添新动力。郑州更明显的区位优势以及更集中的优质资源,也将为河南大学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河南大学对郑州校区的定位是“双一流”建设高端平台,目标是建设高水平国际教育平台、高层次人才聚集平台、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高端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对外形象展示平台等6大平台。2022年1月,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显示,河南大学注册地正式变更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北段379号,不断奔跑向前的河南大学迎来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互动发展的新契机。

科技担当

在郑高校深度参与实验室建设

为进一步强化对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2021年,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相继挂牌运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在郑高校深度参与实验室建设。

三大省实验室组建以来,我市全力推进大院名所引进,成功引进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声学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电网络通信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在郑州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或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大数据研究院、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等3家单位,被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占全省50%。2021年,郑州大学布局建设基础研究、战略技术、生命科学、人文社科、开放与人才汇聚“五大高地”,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河南实验室建设、省科学院重建重振,牵头组建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参建神农种业实验室。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年发布422项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6项、自科基金项目383项,科研经费超12亿元,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力服务河南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产出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协同创新

牵手“双一流”

打造高水平成果孵化器

加强校地合作,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也是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责任使命。

拿出真金白银支持郑大“双一流”高校建设,我市与郑州大学开展“中心城市·一流大学”共建。郑州每年出资2亿元;郑州大学设立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强化目标导向、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以项目实施支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在专项支持下,郑州大学牵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河流域中原城市群重点行业固废协同利用集成示范”等项目2项。张少军教授的镁基新技术与材料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创复式竖罐镁冶炼技术并研制开发专门的工艺装备,可将镁冶炼能耗降低20%至40%,成本降低30%左右。梁学民教授团队研发的“铝电解槽双端节能技术及成套工业系统”2021年3月已成功投入工业运行,首次将电解槽余热与城市热网和火电机组实现互联,综合能量利用率提高5%至8%……截至2021年底,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已立项23项,目前项目库已成为高水平成果的孵化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94046 2022-02-19 00:00:00 六 校地“牵手”,为创新驱动加速赋能KeywordPh■“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之 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篇(中)
城市为大学提供公共服务及物质支撑 大学为城市打造创新高地及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