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稳健前行开新局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3
“专精特新”风生水起 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之 “换道领跑战略”篇(中)
各级利好政策叠加 培育更多“小巨人”
“专精特新”风生水起 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郑煤机高端产业园总装厂 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宗福 图

2月25日,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IPO过会成功,将于近期上市发行。至此,凯雪冷链正式成为“北交所冷链设备第一股”,也成为河南物流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第一股。

而就在去年3月2日,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河南省9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凯雪冷链上市对河南物流、河南冷链行业都是大喜事。”华夏易通冷链董事长郅英武说,凯雪冷链在北交所上市,给冷链装备、冷链行业传达了一个积极信号,同时也验证了凯雪冷藏车制冷机组稳居国产制冷机组第一方阵的硬实力。

事实上,凯雪冷链上市,对于郑州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说,也是大喜事。这意味着他们有望登陆北交所,从而驶入资本市场的快车道。

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市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之效:2021年,各级利好政策叠加,我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37家,其中国家级63家。 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春兰 王文霞 徐刚领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发展方向

专精特新“小巨人”是近年来出现最高频的词汇之一。

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其实,“专精特新”并非新概念。早在2011年,工信部便提出,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直至2021年7月30日,更是首次将“专精特新”和“补链强链”“卡脖子”联系在一起。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日益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去年下半年,我国设立北交所,旨在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迎来黄金时代。

截至今年2月22日,北交所开市100天,共有84只个股上市。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一半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1/5。

打造“专精特新”,郑州也一直在行动。2017年9月,郑州市就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意见》,按照“巩固提升、改革创新”总要求,将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作为引领我市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强化专业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同时配套出台《郑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办法》,开始我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认定工作。

2021年7月,郑州研究制定《郑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标准条件,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利好叠加 “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猛增

2020年7月3日,国内轨道交通仿真实训系统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位于郑州高新区的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登陆创业板。事实上,捷安高科就是郑州市2020年的“专精特新”企业。该公司2014年1月24日挂牌新三板,2019年5月10日终止挂牌。然后,选择冲A股成功,创业板首发上市便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捷安高科只是郑州“专精特新”企业的一个缩影。2021年,各级利好政策叠加,郑州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获评27家、229家、704家,总数超过前3年总和。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37家。其中,国家级63家,占全省(207家)的30.4%;省级263家(含国家级61家),占全省(1028家)的25.6%;市级1226家(含国家级、省级154家)。

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同样,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首先离不开政策力挺。即将出台的《郑州市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梯度培育、晋位升级、创新驱动、项目支撑、标准提升、数字赋能、质量品牌、平台载体、绿色发展、生态优化“十大专项”,着力打造一批全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全省乃至全国“专精特新”发展的领跑者,为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当然,也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除落实好中央财政、省财政资金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资金奖补政策外,2021年11月,我市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等。对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专精特新”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为下一步资金激励提供了政策依据。

资本助力 “小巨人”驶入快车道

2021年7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位于郑州高新区的郑州森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作为中国领先的商用车电控系统和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2011年成立的森鹏电子其主打产品是公交5G数字驾驶舱,实现整车的信息化系统。

森鹏电子自主研发的“5G数字驾驶舱”,对标欧盟普遍使用的“随动式公交驾驶舱”,结合中国市场应用需求、应用中国领先信息技术,已经在宇通客车、中车时代等车企正式批量应用,并于2020年在石家庄市大批量装车。“5G数字驾驶舱”核心价值在于,保障车辆安全,呵护司机健康,方便司机操作,整合全车信息等。

据悉,森鹏电子计划将来在北交所上市。事实上,像森鹏电子一样,计划借力资本市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不在少数。乘着北交所的东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融资通道将被打通,这些企业将会更加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

到2025年,郑州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总体数量大幅增加。力争创新型中小企业达800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2600家。其中,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30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达15家。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培育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发展特征企业1000家,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平均比重达到3.5%以上,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主营业务更加聚焦。专业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增长率在12%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收72%以上,为大企业或龙头企业配套生产关键零部件、元器件企业200家。

生产管理精确高效。培育认定200家主导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为在细分市场占有率列全省前5位的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企业。

品牌特色更加凸显。培育认定100家本地特色企业,100家以上质量标杆企业,1000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推动企业特色化发展。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95806 2022-03-01 00:00:00 二 “专精特新”风生水起 引领企业转型升级KeywordPh■“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之 “换道领跑战略”篇(中)
各级利好政策叠加 培育更多“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