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稳健前行开新局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1
建强做优都市圈 高高扬起“郑龙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之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篇(中)
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 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
建强做优都市圈 高高扬起“郑龙头”
郑州南站进入收尾工程,离投入运营又近一步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图

3月4日,被称为“河南陆家嘴”的龙湖金融岛正式开岛,这一汇聚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金融人才的高地,未来将承担起中部崛起重任,成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重要支点。

3月下旬,又一“国字号”盛会——202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将在郑州举办。

2021年,全市高价值专利拥有量超过7000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8件,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知识产权”指标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桩桩件件好消息,令人振奋,催人进取。

2022年元旦前夕,省发改委正式对外公布:郑州都市圈由“1+4”拓展为“1+8”,扩容后的郑州都市圈,新纳入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四城市。省委、省政府把郑州摆在全省发展的突出位置,持续向郑州放权赋能。拳拳重托、殷殷期望,带给郑州的是责任、是机遇,更是勇挑重任、一往无前的担当和勇气。

郑州正抢抓机遇,奋力高扬龙头,引领郑州都市圈,奏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铿锵乐章。

郑报全媒体记者 魏书杰 王文霞 侯爱敏

“1+8”都市圈新目标 聚焦科技创新

扩容后的郑州都市圈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GDP力争达到2万亿元,郑州都市圈GDP力争达到6万亿元,郑汴许核心引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有效发挥,成为支撑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关于未来发展重点,郑州都市圈将着重聚焦创新、产业、交通、市场、生态、民生等6个方面进行谋划。创新被放在都市圈建设的首要位置,创新驱动,打造国家创新高地,正是郑州持之以恒的努力目标。

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落户郑州,这也是“双创”周主会场首次落户中部。这既是对郑州对河南双创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充分肯定。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推进,去年全市新增高企1212家,总量4130家,同比增长41.4%,全省占比49.22%。新增科技型企业2172家,总量达到10018家,同比增长27.7%。科技平台建设加快步伐,创新的力量空前强大,氛围空前浓厚。

交通先行 打造一小时都市圈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郑州都市圈甫一问世,就明确了交通先行的建设思路,提出要打造“一小时通勤”都市圈。

来自市交通局的信息显示,“十四五”期间全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建设,郑州市共有8个高速项目,分别是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郑州至洛阳高速、焦平高速荥阳至新密段、焦平高速焦作至荥阳段、焦平高速新密至襄城段、郑州至辉县高速、郑州至许昌高速、沁阳至伊川高速。目前除郑州至辉县高速外,其余7条高速均已开工建设。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约87.98亿元。到“十四五”末,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都市圈1小时通达、市域范围内15分钟上高速”的目标。

其中,由“安罗—商登—焦平—沿黄”围合、全长约290公里、围合面积约4800平方公里的郑州第二绕城高速实现闭环运行,将有效缓解城区段过境交通压力,减少城区环境影响,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发挥港区枢纽 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

在“1+8”郑州都市圈的发展布局中,明确将构建“一核一副一带多点”的空间格局。其中,“一核”强调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为支撑,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发挥郑州航空港区枢纽作用,共同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

围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谋划实施“2+8”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即聚焦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商贸会展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半导体、智能装备、新型显示、新基建、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021年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新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703.5亿元,新投产项目16个,预计可实现产值1300亿元。

一幅幅蓝图铺卷开来,一片片热土跃然纸上。可以预见,未来的郑州都市圈格局中,郑州航空港区不仅是通达八方的枢纽高地,更是蓄积蓬勃发展动能的现代化产业高地。

“米”字高铁网成形

加速龙头高高扬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郑州正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担当使命,主动作为,加速龙头高高扬起来。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0%。全市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作为郑州“米”字形高铁网的最后一笔,济郑高铁已进入开通倒计时。国际航空运输网、“米”字形高铁网和轨道交通网“三网”融合加快推进,以航空为主的国际交通、高铁为主的国内交通、轨道为主的大都市交通网络加快形成。

“万人助万企”在全市轰轰烈烈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良好浓厚的氛围让企业既感暖心又增信心。从大企业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丢掉包袱轻装向前,活跃的经济细胞繁荣着欣欣向荣的市场。

灾后重建的各项政策措施正积极实施,重建和发展的各项工作在全市各县(区)紧锣密鼓展开。郑州要“出重彩,成高峰”,要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也必将带动区域经济,奋斗出令人期待的未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97416 2022-03-08 00:00:00 二 建强做优都市圈 高高扬起“郑龙头”KeywordPh■“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之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篇(中)
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 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