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稳健前行开新局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3
持续发力大提速 直把“绿城”变“绿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之 “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篇(中)
荒山披上绿衣 道路系上绿带 城区装上绿芯
持续发力大提速 直把“绿城”变“绿都”
无人机航拍嵩山路法桐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图

春暖花开,杨柳吐翠。不少市民在周末选择到市郊的郑州绿博园、郑州树木园或市内的碧沙岗公园、西流湖公园等处踏青赏花,感受春天气息,享受郑州生态建设的成果。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国土绿化提速增效,市区绿地增量提质,荒山披上绿衣,道路系上绿带,城区装上绿芯,城乡“绿”出新高度。

郑报全媒体记者 武建玲 裴其娟

国土绿化提速 荒山披上锦绣

我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工作,积极推进森林郑州建设,为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黄河生态保护是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2021年,我市坚持落实问题发现机制、问题处置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黄河滩区综合治理进入良性轨道,为实现问题存量“清零”、增量“零增长”的目标提供了机制保障。积极推进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实施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在完成西部邙岭绿化3.3万亩的基础上,建成了76.5公里的复合型沿黄生态廊道,实现了“南北五带融合,东西四区贯通”的规划目标。同时,编制完成了《黄河郑州段滩区和邙岭生态专项规划(2021~2030)》,积极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深入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2021年,全市共完成新造林3.89万亩,占目标任务3.13万亩的124.1%;完成中幼林抚育7.67万亩,占目标任务5.8万亩的132.3%;参加义务植树人数126万人次,栽植树木405万株,我市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以上;建设森林乡村68个、森林特色小镇13个。

截至目前,全市林地面积已达314.9万亩,生态廊道达4911公里,森林蓄积量达930万立方米,自然保护地5类17处,建成各级森林特色小镇33个、森林乡村376个,林木覆盖率达35%。

园林绿化提质 公园变成氧吧

园林绿化,一枝一叶牵动群众感情,一举一动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以助力国家黄河战略为目标,以打造省道312沿黄最美道路为带动,统筹推进生态廊道、公园游园和拆围透绿建设。

着力打造沿黄最美道路。省道312市区段生态廊道是2019年以来我市新建的一条集生态、景观、休闲、通行于一体的示范性绿道建设项目。项目以市花月季增花、增彩、增香,以无球无毛的白蜡为行道树,目前已完成绿化栽植。以“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为主题,按照“一廊、四段、九驿”的总体结构,沿黄最美道路已初步成型,郑州“北静”绿色综合体的目标初步实现。

重点公园建成生态氧吧。实施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西流湖段绿化景观工程,在化工路以南、中原西路以北、西三环和湖东路以西、凯旋路和湖西路以东242.65公顷的范围内,精心打造了“一湖、二区、三园、五岛、十二景”生态园林景观,并于2021年4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为城市再添生态氧吧。郑州市青少年公园北区于2021年国庆期间建成开园,成为河南省唯一以青少年为主题的专类园,填补了我市中心城区北部缺少大型综合公园的空白。

见缝插绿共享绿色生活。坚持规划建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拆围透绿、留白增绿,加快布局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和游园。结合“十纵十横”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建成了电厂路叠翠园、京广路节点陇海记事园、六厂前街游园等一批主题鲜明、富含郑州文化特色的精品园。2021年共建成公园游园208个,其中建成区168个(四环内96个)。规划建设郊野公园12个,已开工11个。结合全市道路工程进度,同步推进绿化建设,完成道路绿化151条。持续推进公园拆围透绿及提升工程,坚持举办系列花展,努力让市民共享绿色生活。

2021年,全市新建绿地面积1783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区1292万平方米),建成公园游园208个,超额完成全年绿化任务和民生实事任务,实现“十四五”郑州市生态园林建设良好开局。

瞄准目标发力 今年再添新绿

经过多年的努力,郑州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还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和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加上去年获得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权,全国国土绿化行业的四大荣誉称号、三大展会已全部花“开”郑州,“四城三会”齐聚一家,在全国是唯一。

绿城郑州“绿”出了新高度!

新的一年,我市将继续全力推动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让绿色成为绿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今年全市林业工作将坚持 “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围绕“一条”主线,抓住“两项”重点,编制“一个”规划,推进“三大”建设,强化“三防”体系。

我市将通过实施国土绿化、森林绿道、矿坑修复、森林公园、防火设施提升以及“串珠成链”等建设工程,将西南山区打造成郑州市践行“两山论”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生态治理示范区以及山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我市计划年底前完成林木恢复重建2.32万亩、森林抚育2.97万亩,继续推进4个森林(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新建森林特色小镇10个、森林乡村100个,恢复重建森林特色小镇13个、沿黄森林乡村“示范村”53个。

同时,我市将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打造森林防火“天网”监控系统,强化森林防火防控;提升应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处置能力,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园林绿化方面,今年我市将围绕“法桐绿城、月季花城”建设目标,深入开展“增绿量、提品质、添色彩、精管理”行动,大幅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全年新增绿地600万平方米以上,并全面提升城市绿地内涵品质,着力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相适应、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郑州,正持续发力,推动“绿城”变“绿都”。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99128 2022-03-16 00:00:00 三 持续发力大提速 直把“绿城”变“绿都”KeywordPh■“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之 “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篇(中)
荒山披上绿衣 道路系上绿带 城区装上绿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