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近日,家住荥阳市崔庙镇郑庄村的王先生彻底告别了折磨了他3年的右脸部疼痛,高兴地从荥阳市中医院痊愈出院,开启新的美好生活。 在荥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前的3年时间内,王先生的右脸部持续疼痛,睡觉睡不安稳,吃饭吃不香,止痛药也只是暂时缓解,经常痛得他用手抓右脸部。王先生到多家医院就诊,也未得到有效治疗。 2月2日,王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荥阳市中医院。经过核磁共振检查,荥阳市中医院影像科医师发现王先生后脑勺部位长了一颗瘤子,直径约2厘米,是它压迫了三叉神经,导致了右脸部疼痛。王先生需要做手术切除瘤子,右脸部才不会再疼痛。 切除个瘤子有什么难的?人们会有这样的疑问。据了解,荥阳医疗史上还真没有做过听神经瘤切除手术。困难有两个方面:一是瘤子长在听神经上,这也是王先生近年听力有所下降的原因;二是瘤子周围另有三叉神经、面神经等多个脑神经将它密密麻麻地包围,稍有不慎,就可能对神经造成伤害,深度影响王先生的健康。 但是,荥阳市中医院以神经外科主任马玉召为首的医护团队有信心做好手术:神经外科22年来治疗了1200多例与三叉神经、面神经有关的疾病,并且近年来随着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医疗设施、设备不断完善。 远程连线省内外有关专家,荥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确定并细化了微创治疗方案。“微创手术方案既可以减小患者的康复周期,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马主任说。 2月18日,王先生被推进手术室,以马主任为首的医护团队在医用高倍显微镜下,用显微剪刀将瘤子切成多个小块,然后用双极电凝镊取出来。 完成切、取动作,对一般人并不难。但要实现手术微创,那需要医师们一番辛苦。不信,你找个普通的镊子试一试,看能不能很好地夹持4颗芝麻? 为了灵活自如地使用显微剪刀、双极电凝镊,神经外科医师在医用高倍显微镜下反反复复练习。他们从用双极电凝镊夹持绿豆开始练习,用力大了,绿豆会蹦跳出来,用力小了,绿豆会脱落,用力恰到好处才能夹持好绿豆。从夹一个绿豆开始,换为夹持小米,再换为夹持芝麻,后来练成一次夹持4个芝麻,来回运动而不掉落。这期间,他们的腰、眼酸楚,就停下来,稍微休息,再继续练习。付出终有回报,他们成功地为王先生做了微创手术,让他可以重新开始幸福生活。 据介绍,自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荥阳市中医院全院上下统一思想、转变作风,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更好地为荥阳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石慧君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