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6版:县区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怡辰 蔺洋) 昨日9时30分,郑新黄河大桥卡口,工作人员正对过往车辆有序进行检查,有的放行,有的被劝返。 通往郑州方向有4个开通的车道,每个车道都有一名工作人员。他们有序让过往车辆扫码及出示行程卡。车道的最东侧放有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无核酸检测报告车辆请调头返回。 第4车道的工作人员此时正在给一辆货车的雨刷位置上放上了四方的黄色小牌。 “有黄码。”工作人员给站在3米外的一名民警喊道,在民警的引导下,司机把车停放在卡口的西侧。 “没有核酸证明,手机变成了黄码,我自愿返回,出具48小时核酸证明后再返郑,配合疫情防控政策人人有责。”黄码的司机李师傅对记者说,他是从原阳来郑州送货,因为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导致黄码。在民警的引导下,李师傅开着车调头返回。 惠济区花园口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申照亮介绍,1月6日以来,惠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加大人员力量配备,目前郑新黄河大桥共有36人,24小时分三班轮流值班。每班实行“一二四工作法”,一是一个交警,在通道口指挥车辆;二是两个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处理黄码红码问题车辆;四是4个通道,细化每个车道管理责任。 在管理方面实行红黄白三色管理法。对于绿码车辆直接放行;对于黄码车辆,在车道内发放黄牌,交警指引到登记处查验有效核酸证明等信息,无误后放行;对于没有有效核酸证明的车辆,直接发白牌劝返;红码车辆发放红牌就地管控。 这些醒目的牌子避免了部分车辆存在侥幸心理逃避查验,让疫情防控管理措施更加精准有效,坚决守好郑州市北大门。 据了解,自疫情防控以来,惠济区从严从细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合理配置力量,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业务培训,落实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做到监管无死角、无漏洞,从“居民的第一道防线”社区卡口到“市民的第一道防线”郑新黄河大桥卡口,惠济区筑起层层防疫屏障,坚决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