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郭韬略) 小学1~2年级每周至少开设4节体育课,初中每周至少开设3节体育课,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每周至少开设2节体育课,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河南省体育局和河南省教育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我省的体教融合工作指明了明确方向。 《意见》明确,要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程,丰富青少年课余体育活动;完善学校体育社团建设;改进体育教师岗位评价;小学1~2年级每周至少开设4节体育课,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至少开设3节体育课,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每周至少开设2节体育课。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并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模式,大中小学要普遍成立田径代表队,选择建立足球、篮球、排球、游泳、体操、乒乓球、武术、羽毛球、网球、轮滑等项目学校代表队,积极参加体育竞赛。 《意见》提出,要加强场地设施保障,共同打造体育品牌活动;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建设,畅通体育教师教练员入职渠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例要达到1∶220,开辟高水平退役运动员到体校入职“绿色通道”。 在完善体育赛事体系、深化体校改革发展、加强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意见》提出,要统筹规划各级青少年竞赛,制定具有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资格的赛事名录,统一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注册,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省、市、县、校四级竞赛体系;要优化体校项目布局,遴选1~3个重点项目,组建专业性复合团队,打造金牌教练工作室,给予重点扶持;开展省市联办重点项目基地建设,各县(市、区)要选择体育较好、具备训练资源优势的6~8所小学、3~4所初中、1~2所高中建立小初高对口升学衔接和项目布局一致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体育、教育部门要共同制定《河南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定与管理办法》,到2025年评定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000所。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