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8版:我城我恋 上一版3  4下一版
T
数字乡村新蓝图 振兴之路大智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移动“数智领航”系列报道之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新蓝图 振兴之路大智慧
林立的摄像头撑起张华楼村“安全伞”
张庄村数字果园内的5G智能设备
南屯村的数字乡村平台
英李村的溯源二维码

“乡村兴则国家兴”。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作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郑州移动不断探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乡村工作的深度融合,根据乡村发展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数字乡村服务体系,全面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如今,郑州移动建设的数字乡村“多点开花”,为乡村的发展、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荥阳市南屯村,移动数智化应用来到田间地头,微型气象站、水肥一体机等设备助其打造了高标准数字农田;在荥阳市张庄村,移动“黑科技”应用到了石榴园中,让村民坐在家里就能知道病虫害信息,提前做好防治;在新郑市英李村,移动5G直播间已然搭建完成,农产品包装上的溯源二维码也助其大大提升了销量;在管城区张华楼村,一个个具有高科技的移动“千里眼”,为村庄撑起了“平安伞”……来吧,让我们一起领略它们的“风采”!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冬生 通讯员 陈春晓 文/图

荥阳市南屯村

足不出户智慧种田,每亩地水电费仅需60多元

“南屯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过去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我们利用5G、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新农村,为乡村振兴装上‘智慧大脑’。”在荥阳市汜水镇南屯村,年轻的村党支部委员张巍巍热情地说。

一走进村里,一个“多功能智慧杆”引人注目,这是中国移动研发的智慧灯杆,不仅能照明,还具有WiFi、视频监控、信息发布大屏、扬声器、一键报警以及为手机、电动车和汽车充电功能,极大方便了村民和外来游客。

南屯村有较扎实的产业基础,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在村集体的宇明阀门厂工作,农田全部流转,这样也便于农业新科技的推广使用。“我们在农田里安装了多功能微型气象站,可以随时检测空气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风力风向、光照等数据,再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智慧化种田。”张巍巍介绍,气象站传输的数据自动发送到数字乡村指挥中心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通过指挥中心大屏或者手机APP操控水肥一体机,启动地里的自动灌溉喷淋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灌溉。“以前浇地大水漫灌,一亩地水费、电费加起来投入近300元,现在通过自动灌溉,成本只要60多元。”

走进南屯村的村民家中,随处可见数字元素。每户都配备了一个二维码,相当于定制的家庭数字身份证。政府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只需扫描二维码,该户家庭的人员组成、生产生活情况便一目了然,从源头上避免了各种信息的重复填报。

村民程玲家是南屯村数字家庭示范户,家门口的摄像头、厨房里的烟感器、手腕上的健康手环、门前菜园子里的自动喷灌全都“装”到了手机里。她说:“出远门了也不担心家里,通过摄像头,院里的一花一草都看得可清楚了,手机一点就能给菜园自动灌溉,别提多方便了!”

这一切都离不开河南移动为村里搭建的数字乡村一体化指挥中心。通过该平台,村情村貌、生态环境、产业资源、社会综治等均实现线上管理。郑州移动政企部项目主管韩飞说:“我们将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到数字南屯建设中,目前已在乡村治理、智慧党建、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智慧灯杆、一户一码等方面实现了数字化应用。”

村内的井盖配备了物联网智能传感设备,当井盖异位时能够及时报警,通知后台管理人员;村主干道上的智慧云广播可以手机操控,管理人员即使身在外地,也可以通过手机喊话发布各类通知;村口安装了具有AI人脸识别和行为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坐在屋子里就能够远程监控各种异常状况……移动“黑科技”的使用,为南屯增添了一道道炫酷的风景。

“南岸古道饮马,屯里画中人家。”张巍巍说,“美丽村庄不仅是环境美,还要内涵美,数字化将让南屯的农业生产更高效、村务管理更智慧、村民办事更便捷。”

荥阳市张庄村

提前应对各类“农害”,石榴产量和品质实现双提升

“以前的石榴上经常会有一些黑色的斑点,看,现在的表面多干净、多漂亮。”在荥阳市张庄村村头的数字果园,果农张丁全指着树上的果子说,得益于数字乡村建设,移动信息化技术也应用到了他的果园中。

“为啥现在的石榴品质这么好?”张丁全说,“土质有没有发生变化、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有没有异常、果园里有没有飞来新品类的害虫,现在我们都能提前知道,提前做出解决方案。以前我们是‘靠天收’,现在我们能依靠科技力量将危害扼杀在萌芽状态中,这样种出来的果子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好,价格也提上去了。”

张丁全口中的科技力量就是郑州移动在果园中建设的植物病菌孢子捕捉仪和物联网虫情信息采集设备。“捕捉仪可自动采集孢子和花粉颗粒,也可自动采集随空气流动的孢子,具备远程控制和自动开关的功能,并可上传图片至村委会的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韩飞说,虫情信息采集设备晚上会发出蓝光,吸引各类害虫降落,通过电力将其杀死,同时还可自动识别害虫,实现虫害预警的自动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不只是“数字果园”,在张庄村,“数字化”功能让这里焕然一新。村民张显平拿起手机展示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前阵子他通过手机APP向村委会反映了窨井盖老化的问题。“可快,没几天就整改完成了。维修时间、过程等在平台上都能看到。”他说,如今村里很多事情都“搬”到了线上,点点手机就能完成。

这些智慧化操作,得益于郑州移动携手张庄村打造的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张庄村村委委员张希说,该平台包括乡村治理、便民服务、数字农业、治安防控等多方面功能,实现了多维度数据感知、汇集,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与效率。

“基于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我们通过TV、手机、PC、触摸一体机、云广播等多种信息化载体,多渠道为村民提供党建、安防、农产品种植销售等信息。”韩飞说,以数字安防系统为例,通过在村主干道路安装智能摄像头,实时回传监控信息,如果发生陌生车辆进入、秸秆焚烧、乱扔垃圾以及其他影响治安的事件,后台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前去处理,实现“一屏观全村、一网管全村”。

数字化还解决了疫情防控下人员流动受限的难题。“村委会安装了党建智慧大屏,不仅可以上党课,还可以通过智慧屏的远程会议功能,让在外的流动党员实时参加党支部活动,村民有事也可以进行线上互动,既方便了群众,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张希说。

新郑市英李村

5G直播带货+农产品“溯源”,这里的农业科技感满满

“我们的蒜薹新鲜多汁,尝一口,真脆、真甜!”谷雨刚过,新郑市英李村迎来今年第一波丰收:“蒜薹”。该村村委委员胡双江像往常一样来到田间地头,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帮助村民提高销量。他时不时地从田地里抽出一根蒜薹,直接送入口中。

“原来都是在集上摆摊,天天风吹日晒,站一天也卖不了多少,现在都是网上购物了,我们也跟随潮流创建了5G直播间,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提升村民收入。”胡双江说,为了保证产品的新鲜度,他们在田地中开展直播,只要有人下单,就现场采摘。

今年以来,英李村开始在土地上大做“文章”,得益于郑州移动的技术支撑,不仅打造了销售特色农产品的5G直播间,还给部分农产品穿上了“溯源外衣”,真正走向了5G信息化的乡村振兴路。

“‘溯源外衣’其实就是农产品包装上的一个二维码。”英李村支书乔峰军指着土豆包装箱的溯源码说,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个农业信息化项目,消费者用手机扫描就可以看到产品的所有信息,包含种植时间、灌溉时间、成长期,以及施肥时间、方式和肥料品牌等,在“质量检测”模块中,还可以看到相关部门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这样一来,大家都觉得我们的产品安全系数高,都愿意买了,产品销量也提高了不少。”

在实际应用中,郑州移动的溯源平台具有因地制宜的个性化操作方式。郑州移动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我们的溯源系统企业平台可实现种植企业的基地管理、地块管理,采摘也能实现分批次录入,村民可根据实际包装需求在系统上制定包装模板,一包一个码或者一车一个码,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此外,郑州移动还携手新郑市观音寺镇政府联合打造了英李村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并基于该平台,为英李村辖区的5个自然村各安装了一套云广播,配备了6套和对讲设备,在村口、村委会等较为重要的位置安装了14个摄像头。英李村妇联主席张艳介绍,该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网格管理、智慧党建、便民服务以及云广播、云监控等集合在一起,实现了村委综治管理水平和维稳等工作的便捷和高效,推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于接下来的规划和发展,郑州移动新郑分公司副总经理于飞表示:“将围绕‘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惠农服务’等领域,结合乡村产业特色,进一步推进5G+数字乡村发展,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携手合作伙伴共建美丽乡村。”

管城区张华楼村

106个移动“千里眼”,为村民生活撑起“平安伞”

“我们全村视频监控已经实现全域覆盖,有这些高科技摄像头24小时站岗,放心得很。”张华楼村第一党支部书记魏胜峰笑呵呵地说,张华楼村是郑州市重点城中村改造单位,也是“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去年,在南曹街道办事处的引领下,我们村委和郑州移动一起打造了管城区平安乡村示范村,用科技化手段保卫一村平安。”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张华楼村的一些狭隘街道、村口广场等地方出现了监控盲区。另外,有摄像头的地方,因无法远程操作,村内出现异常情况,上级单位需来到现场调取视频,存在信息不及时、不高效、不易取证等问题。为解决这一痛点,郑州移动专门为张华楼村打造了“云眼卫士”平台,并将整套视频监控系统上传至云平台,通过该平台既可观看、调取所有监控数据,也可自动调取异常行为的监控录像,同时还具有实时回放的功能。

“我们共搭建了106路千里眼摄像头,主要分布在各主要道路隘口、人群密集处以及村民家门口,实现了张华楼村全域无死角覆盖。”郑州移动管城分公司政企部主管张春霞说,其中4路人脸识别千里眼分布在村口,能精准监控进出村的人员,陌生人进入村庄,系统会自动标注并留存信息。还有一部分摄像头与公安机关联动,可协助相关部门查看现场情况、调取视频监控录像,提升破案效率。

“有了‘云眼卫士’平台和这些摄像头,村民们住得更放心了。”魏胜峰说,去年8月,村里有一起打架斗殴事件,“云眼卫士”平台自动识别出异常行为,并将此段录像自动调取,大大节省了村委对比监控的时间。

不只如此,郑州移动搭建的千里眼摄像头还具有“喊话”功能。魏胜峰说:“在后台看见有人乱丢垃圾或者有小孩做出一些危险动作,通过摄像头就能直接‘喊话’进行提醒。”

除了全域覆盖的视频监控,郑州移动还为张华楼村的主要干部人员配备了和对讲设备,借助“云眼卫士”平台,工作人员可一键呼叫调度台,及时汇报紧急情况。同时也可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录制视频上报给调度台,调度台可第一时间掌握现场状况给出处理意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为助力张华楼村实现智慧化管理,接下来,郑州移动将在该村覆盖5G云广播,打造多维村委管理云平台,以中国移动广泛覆盖的4G、5G网络为管道,以智能化设备等为播放载体,为村庄提供更多智能化管理手段。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13400 2022-05-27 00:00:00 五 数字乡村新蓝图 振兴之路大智慧KeywordPh■郑州移动“数智领航”系列报道之数字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