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6
上海6月1日起恢复住宅小区出入 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
首批140个科学家精神 教育基地发布
1500余名老人竟被骗走20亿元
涉未成年人案件材料 一律加密保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销售“地宫穴位”,提供“养老床位”……
1500余名老人竟被骗走20亿元

新华社电 近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南京市鼓楼区、苏州市姑苏区、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集中宣判5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涉案金额近20亿元,被骗老年人1500余名。

投资“养老项目”、提供“养老服务”、销售“养老产品”……这些案件中的一些诈骗手法颇具代表性,值得引起公众警惕。

三种诈骗手法具有典型性

据江苏省高院审判委员会委员阚少敏介绍,江苏省高院4月份以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涉及案件40余个,还有50多件在侦在诉。案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投资“养老项目”、提供“养老服务”、销售“养老产品”。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群体关注“身后事”的心理,设立若干资产管理公司,组织销售团队,推荐养老项目。销售“地宫穴位”等涉老项目的朱国华等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据办案法官介绍,2014年3月至2018年7月,朱国华等人注册多家公司,将被政府叫停的不合规“地宫穴位”等项目虚构夸大,以年化收益率7%至12.5%为诱惑,承诺还本付息进行销售。

“我连卖房子的钱都被骗了。”一名被骗老人说,“对方不停地找我做工作,送礼品、请吃饭、参观公司,就签了合同。合同上承诺返本付息,结果到现在还有525万元没有兑付。”

江苏省高院审理查明,朱国华等人非法集资达18.7亿余元,至案发尚有9.1亿余元未能返还。主犯朱国华被判处无期徒刑。

一些不法分子以养老服务为幌子诱骗老年人。提供“养老床位”吸引投资的“爱福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爱福家”入会门槛极低,起初并不需要购买产品,很多老年人以为交5元入会费就有地方打牌聊天喝茶解闷,都欣然前往。在日常接触中,业务员抓住空巢老人的孤独心理,送鸡蛋、水果,开展感情攻势;逐渐熟悉之后,推销“养老产品”,承诺每年13.5%的高额利息,最后骗钱跑路。

花式包装小恩小惠都是套路

养老诈骗案有一些共同特点,犯罪套路明显。

“花式包装”假扮“高大上”。江苏省高院三级高级法官尚召生说,在这类案件中,公司往往邀请客户参加酒会,在酒会上发放宣传册,介绍产品内容及投资收益。高端的场所、精美的宣传册、热情的服务、“专业”的投资讲解让老年人“眼见为实”,对投资公司的“雄厚实力”、理财产品的“稳赚不赔”深信不疑。很多老年人纷纷在酒会上签下“客户意向书”并现场刷卡付款。

嘘寒问暖打感情牌。“现在空巢老人多,儿女不在身边。很多诈骗分子放下身段,先是叫叔叔阿姨,后面就叫老爸老妈,扮演大孝子,赢得老人信任。”江苏省高院刑二庭副庭长陈劲草说,“爱福家”在“跑路”前夕推出为期3个月的短期项目,布局三四年之久培植起的信任使得老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坚信该项目时间短、收益快、回报高,纷纷大额投入,最后人去楼空、血本无归。

业内人士说,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强对涉老项目的监管。有些涉老事件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但又切实损害了部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关监管部门要主动出击,介入处理。

有关办案人员说,老年人自身一定要谨慎投资,守牢手中的“养老钱”,不要轻信高回报的投资,以免上了犯罪分子的圈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14015 2022-05-31 00:00:00 二 1500余名老人竟被骗走20亿元KeywordPh销售“地宫穴位”,提供“养老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