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A06版:时事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新华社电 21日,夏至。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这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也就是入伏的首日。天文科普专家表示,今年从夏至日起后数到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意味着这一天是入伏的时间。 伏,标志着一年里最热的时期,俗语说“热在三伏”。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科普专家林愿介绍,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7月16日就成了今年初伏(也叫头伏)的起始日,“三伏”长达40天。 林愿表示,一般来说,“三伏”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但受各种气象条件影响,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气温未必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出现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恰在小暑和大暑节气之间,确实是盛夏酷暑时节。这一时节,全国多地都会开启“蒸烤”模式,公众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采取措施平安度过。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