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6
密室逃脱逃不脱?“剧本杀”成隐患杀?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 今日再入大气层
公安部发出暑期旅游 客运交通安全预警
保障群众必要出入境需求
2022年中国 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对外开放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密室逃脱逃不脱?“剧本杀”成隐患杀?
多部门加强监管 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

新华社电 随着暑期到来,作为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娱乐休闲消费趋火。与此同时,消防安全、服务质量等问题也不断引发关注。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强化密室逃脱、剧本杀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的监管,让人拍手叫好。

沉浸式、实景式娱乐市场消费不良后果不断出现

记者近日在北京、广西、重庆等地走访发现,密室逃脱、剧本杀多开在人流密集的商圈,收费每人每次上百元乃至数百元不等。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包含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形态的沉浸式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全国已有3万家左右,其中实景娱乐经营场所5000家左右,且已经发展出完善的产业IP,市场规模已超百亿元。

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不断出现消费纠纷。记者在黑猫投诉等平台搜索发现,有关密室逃脱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设施存安全风险、内容过于惊悚、消费退款难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密室会要求顾客在游玩前签署“免责声明”,其中部分店家会声明,对游玩过程中因玩家恐慌过度而造成的损失概不负责。但这种做法并未减少消费纠纷。

在重庆市江北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玩家刘某与朋友在游戏过程中受到惊吓不慎受伤,后将经营者告上法庭。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有义务向原告提供服务及必要的安全保障;同时,原告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曾在“入场须知”上签名,也应尽到自身安全注意义务。最终,法院判决原告与被告均需承担责任,被告赔偿原告10万多元。

广西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中心反映,有关密室逃脱问题的投诉中,部分商家虽然在游戏主题下注有适宜年龄段,但在实际中遇到玩家年龄与游戏设定不符时,出于趋利动机,并未进行提醒与劝阻,而且对于一些恐怖、惊悚的主题游戏,事前风险提示告知较为简单、随意。

以剧本为核心的剧本杀,也存在部分剧本主题恐怖、内容暴力血腥等问题。一些剧本甚至把血腥恐怖当作营销卖点。

加强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

不断出现的消费不良后果背后,暴露出行业无序扩张带来的消防、未成年人保护问题。这些在此次五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中得到进一步明确。

五部门的通知明确指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火灾风险自知、自查、自改,此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设在居民楼内、建筑物地下一层以下等地。

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通知要求,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并明确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未成年人喜欢玩恐怖类密室、剧本杀的比例更高,且呈现年龄越低喜爱程度越高的特征。但是,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够健全,对恐怖、暴力、血腥等刺激性的声音、画面、细节等抗压能力更弱,且对不适合、不健康产品缺乏鉴别力和自制力。

通过关键词搜索,“黄暴”曾经是部分主题密室的宣传噱头,部分商家在内容上一味追求惊险、血腥、暴力、色情,这也成为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直接风险点。

针对相关问题,通知要求严格内容管理,坚持正确导向,鼓励场所使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剧本脚本。在划出内容红线的同时,强化主体责任,要求建立内容自审制度。

监管强调“底线”思维

7月14日,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联合剧本杀、密室行业代表商家共同发起“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规范经营倡议书”,从剧本内容正确导向、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做出行业表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和纠正产业已经出现种种乱象的前提下,相关规定在如何进行“底线管理”上下足功夫。

五部门的通知明确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依法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登记为“剧本娱乐活动”。经营场所地址以及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名称、作者、简介、适龄范围等信息实行告知性备案。备案制管理与今年以来国内很多省份如上海、天津、辽宁等地陆续出台的管理规定不谋而合。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秘书长孔明说,行业不能把监管责任完全推给主管部门,应该通过调整,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相结合的三级调节机制,引导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25278 2022-07-27 00:00:00 三 密室逃脱逃不脱?“剧本杀”成隐患杀?KeywordPh多部门加强监管 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