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中牟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Z04
种地五年 种粮千亩 卖粮千万斤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种地五年 种粮千亩 卖粮千万斤
中牟粮姐:饱蘸黄河水 根植黄河滩 追逐兴粮梦

6月14日,1000亩麦子要收割的前一天夜里,中牟“粮姐”梁四清一个人站在麦田里,手掌抚摸着麦穗的芒,掌心沙沙的痒。她能感觉到每一穗麦的沉淀,甚至能感受到每一粒麦的充盈。大田里没有一丝风,天地静得出奇,满天的星光照耀着她。麦田很大,大到看不到边际,她感觉自己很小,小得像一穗麦子、一颗麦粒。可是她能闻见真实的麦香,她被蓬勃的麦田簇拥着,被馥郁的麦香包容着,她能听见大堤柳树上的知了叫,能听见大堤下荷塘的青蛙叫,能听见黄河绵绵不息的涛声……这一刻,她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7月15日早7点,中牟县雁鸣湖镇,东至司口村、西到张庄、南到张满庄、北临黄河,广袤的田野上,生机勃勃长满了碧绿茂盛的玉米和套种的大豆,田间土路旁边,鲜艳的百日菊和粉色的凤仙花迎风摇曳。“绕着这块大田转一圈儿,得走两个多小时。这一晃5年就过去了,我都不知道转了多少圈儿,可健身了!”梁四清笑着说。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徐少杰 通讯员 李书岭 张飞 文/图

“太艰苦,大哭一场就好了”

梁四清今年58岁,中牟县雁鸣湖镇西村人。“2016年年底,我们经过多方考虑,决定在这片黄河滩流转土地上种庄稼。第一年我们流转了500亩,第三年又流转了400亩,现在已经有1000多亩了。”

梁四清说的“我们”指的是她和当时年近八旬的母亲,还有在中牟县城上班的丈夫张小明。在这之前,梁四清开过小饭店,开过大酒店,是个远近知名的大老板、女强人。儿女们各自有工作,家境优裕,衣食无忧。“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吃过缺粮的苦,受过没粮的罪,那种忍饥挨饿的日子刻骨铭心,所以说不管到啥时候,说一千道一万,咱从骨子里心疼土地,心疼庄稼。”梁四清说,看到黄河滩上大面积的滩地荒芜着,到处是野生的红荆棵,于是萌生了与生俱来的对土地根深蒂固血浓于水的情愫,强烈的愿望让梁四清寝食难安。“我从小就有种粮梦,希望打的粮食堆积如山,成年轮辈子都吃不完。长大后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种粮不但自己饿不着,更能为国家贡献粮食。”

2017年6月,梁四清驱车北上,在雁鸣湖镇张满庄,紧邻黄河的500亩滩地,搭建简易房,驾驶四轮拖拉机,雇用当地村民,租赁机械,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垦荒大战。“急不急,开山凿石红旗渠;难不难,战天斗地南泥湾。”梁四清瞬间成了一个女汉子,甩开膀子,带领20多个精壮男子上阵,“我们用镰刀割红荆棵,用碎秆机把秸秆打碎,然后犁地、耙地,每天都是凌晨四五点开工,上午干到10点,下午三四点再干,干到天黑。五黄六月,焦麦炸豆,黄河滩上太热了。”梁四清回想起当时在黄河滩上开荒造田时的情景,鼻子发酸,忍不住哽咽,眼圈也红了:“太热了,我在割红荆棵时热晕过好几次,有一次竟一头栽在地上……起来坐在河堤树下捂着脸猛哭了一场,哭哭心里就好受多了,于是就再回到大田里干。”驾驶皮卡车往返奔波于县城到黄河滩之间,买化肥、买农药、买其他农资,梁四清和大家一起搬运,一起装卸,头发乱得不成型,汗水湿透衣背,手上磨泡、长茧子,皮肤晒得皴黑。“那时候最不敢听见谁当面夸我还是说心疼我的话,实在撑不住了,就躲在皮卡车驾驶室里哭足哭够,擦干眼泪出来笑着继续干。创业艰难,大不了哭一场就好了。”梁四清笑着说。

“真实在,种粮食不玩花架子”

梁四清说那年那月最感谢母亲和丈夫,每天凌晨3点从县城开车往黄河滩赶,要么是母亲要么是丈夫坐在副驾驶位,“他们怕我开车犯困,一路上陪我说话,给我提神。从县城到黄河滩快40公里了,我们一路说笑,一点不累”。

张小明平时很忙,偶有时间来到黄河滩,二话不说忙前忙后,心疼妻子都表现在事无巨细的忙碌中。老母亲就在河堤边摆几个石头,支一口铁锅,捡一捆干柴,一日三顿,烧水做饭,大锅菜、手工馍、卤面条,吃自己种的菜。

第一年,梁四清说因为经验不足,秋季玉米收成不是很好,“我们卖了不到30万斤。现在经验足了,今年小麦就卖了60多万斤”。

2020年,梁四清购买了一辆大客车的车厢,拉回来安置在河堤下、大田路边,俨然一辆“超级房车”。梁四清把“房车”捯饬一番,有卧室、办公室、接待室,因陋就简,“种粮食不玩花架子,干啥事都是板上钉钉实实在在”。

多年的种地经验让梁四清懂得小规模个体化的种粮方式不仅费工费时又费力,经济效益也不高。梁四清借着政策的东风,从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到流转土地1000多亩,专业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成立了中牟四清农牧专业合作社。后又购买了专业的收割机、耕地机、打药和灌溉等器械,成立了中牟县盛达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步入了规模化和机械化种粮的道路。通过统一购买和调配用工、农资、农机等资源,经营成本大幅降低,增收效果明显。梁四清成了中牟有口皆碑的“粮姐”。梁四清告诉记者,目前她的合作社已有无人机10台、四轮拖拉机6台、大型收割机2台、打药机3台、翻转犁2台、耧4台、打捆机3台、喷灌机3台、施空耙2台、大货车1辆。“种地5年,我们一共卖了小麦479万斤、玉米471万斤、大豆30万斤、花生11万斤。”梁四清如数家珍。

今年56岁的宋连营来自开封市民权县,现在每天除了在玉米大田里薅草揽肥,就是干点杂活儿。“农忙时合作社要雇用二三十个人,都是附近的乡亲,浇水、施肥、加种子、锄草,都是种庄稼的好把式,干一天能挣到150块到200块钱。”宋连营介绍说。

“很自豪,种地五年卖粮超千万斤”

5年含辛茹苦,泪水愉悦相伴,梁四清内心充满了诗情画意。“现在白天给玉米施肥、拔草,忙一天,夜里躺在大田边的竹床上,天地很安静,静到可以清晰地听见玉米拔节的响声,可清脆,玉米秆下蟋蟀就像在开大合唱,偶尔有小风儿吹来,玉米叶子哗啦啦像流水。风里还有荷花的清香,青蛙和知了的叫声,一会儿远一会儿近,特别是天上的星星,那是在城市看不见的星星,明晃晃的耀眼,仿佛落下来就是一场流星雨,可美!”梁四清沉浸在无边静谧的夜色中,浑然忘却了创业的艰辛、劳作的疲惫。她会小声吟唱郑智化的《星星点灯》:“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也会吟唱海来阿木的《别知己》:“昨天已经过去,所有的伤心和烦恼已离去,你要相信明天的天空会更蔚蓝。”

“我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每年为国家贡献了很多粮食。虽然远远不够,但是我会更加努力。”梁四清说自己崇拜的偶像是袁隆平,“袁老种稻子,解决了地球上多少人的吃饭问题。我种小麦、种玉米、种大豆,就是要为国家贡献粮食,就是希望咱国家不缺粮。这是我毕生的梦。”

“她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经历过粮荒、挨过饥饿,艰难困苦的成长经历让她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这也是她最终选择农业的初衷。”中牟当地媒体报道中说,“梁四清流转土地、深耕沃野、辛勤劳作、种粮兴粮,实现规模化种粮增效益,机械化生产提效率,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巾帼力量。”

从农村娃到商海弄潮,再到种粮大户,梁四清用一腔深情,饱蘸黄河水,根植黄土地,挥洒汗水,逐梦田野,种粮梦情系家国,这是绿叶对根的情谊。梁四清说:“麦子快要成熟的清晨,太阳刚出来,金色的阳光洒在麦田里,洒在麦穗上,你看,那是一望无际充满希望与力量的金光灿烂。”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27873 2022-08-05 00:00:00 五 种地五年 种粮千亩 卖粮千万斤KeywordPh中牟粮姐:饱蘸黄河水 根植黄河滩 追逐兴粮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