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2
推动中哈关系在继往开来中实现更大发展
携手开创中乌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防御水旱灾害 建设幸福河湖
设置中方主提的美英澳 核潜艇合作议题
“西电东送”大动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防御水旱灾害 建设幸福河湖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聚焦新时代水利发展成就

新华社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国家“江河战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水利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的水利大事,我国水利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中共中央宣传部13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水利发展成就。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实现整体性跃升

“近十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7%降至0.31%。”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十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成功战胜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和辽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严重洪涝灾害。

今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发生1961年以来最严重旱情。对此,水利部门积极应对,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保障了1385万群众饮水安全和2856万亩秋粮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水资源利用方式

实现深层次变革

李国英表示,我国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约节约转变,十年来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了深层次变革。十年来,水资源配置格局也实现了全局性优化。统计显示,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2012年的7000亿立方米提高到了2021年的8900亿立方米。

“十年来,我国建设了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等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程54处,设计年调水量647.9亿立方米,我国的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说,今年以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这些项目都是论证已久、多年想干而没有干的重大水利基础设施。

江河湖泊面貌

实现根本性改善

河湖长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行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目前,我国省、市、县、乡、村五级共有120万名河长、湖长上岗履职,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基本上都有人管护。

李国英说,各地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面对河湖存在的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突出问题,重拳治理河湖乱象,依法管控河湖空间,严格保护水资源,加快修复水生态,大力治理水污染,河湖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统计显示,十年来,我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万平方公里,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

李国英表示,迈入新征程,水利部门将锚定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总体目标,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35336 2022-09-14 00:00:00 三 ​防御水旱灾害 建设幸福河湖KeywordPh“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聚焦新时代水利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