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2/2022-09/21/AA04/20220921AA04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黄河岸边小镇风光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千亩荷塘、休闲农业、特色养殖、幸福家园……
黄河岸边小镇风光好
村居古朴美丽

仲秋既过,秋分将至,自西向东,黄河水浩浩荡荡勇往直前。伫立黄河大堤,眺望中牟县沿黄万滩、雁鸣湖和狼城岗三镇,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农民在广袤的大田里忙着收割,庄稼腾茬儿后这边捡拾遗落的玉米棒,那边忙着运肥,乡村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古朴有序,硕大金黄的柿子垂满了枝头,门前的小菜园里生机勃勃。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徐少杰

通讯员 刘月鸣 田建杰 张保真 文/图

万滩:农旅融合打造美丽乡村

“村里这两年变化是真大呀,以前的臭水沟、乱搭乱建现在都没有了,村里路也宽了。”谈起这两年村里的变化,万滩镇沿黄乡村王庄村的村民喜笑颜开,“现在没事还能在村里文化广场上散步聊天,用健身器材锻炼锻炼身体。”

近年来,万滩镇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联动发展格局,形成了“归园田居”关家村 、“生态宜居”七里店村、“森林乡村”王庄村等美丽乡村品牌。

为全力推进沿黄生态高质量发展和湿地保护工作,2021年,万滩镇决定对黄河大堤以内的4500亩鱼塘进行清退,引导村民们利用废弃鱼塘种植莲藕,夏天观景赏荷,秋季莲藕丰收,千亩鱼塘摇身一变成了碧叶连天的荷塘。

万滩镇积极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关家村稻草人农场是典型代表。通过流转土地484亩,农场建成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事体验采摘、休闲运动体验、农家餐饮养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游客可以观赏羊驼、黑猪、珍珠鸡,可以体验农作物的栽种和收割,可以钓龙虾、玩泥滩足球、露营。每年为群众增收300万余元,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带动关家村群众务工50余人、周边村庄群众务工200余人,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

同时,万滩镇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带领群众成立合作社组团闯市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土地流转、托管服务和股份合作,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2021年,万滩镇引进了山东中种地植农业公司,在安庄村成立了万安农业种植合作社,用100亩土地进行示范种植,引导农民改良种植结构。目前,示范田里种的是‘北京红’辣椒,亩产能达五六千斤,中秋节前第一批辣椒已上市,主要是出口韩国,当作泡椒原材料。随着示范田的收获,周边有意愿“跟风”种植的村民已有不少,涉及的土地有600亩,通过加强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预计村民每亩收入能达到4000元。通过示范种植带动,万滩镇将逐步实现改良种植结构的目标,推进普通农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

雁鸣湖:“北方水乡”颜值日趋靓丽

“出门就是运粮河水系,满眼就是美丽的荷花,经过运粮河改造我们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了。”雁鸣湖镇韩寨村民韩哲说。雁鸣湖镇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实现基础好、指标优,深入落实保水政治责任,全域水系进一步净化、水系环境进一步美化,土壤环境保持总体稳定。

“经过政府免费提供的劳动技能培训,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小店村村民高二庆说。雁鸣湖镇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增福祉,努力提高群众生活条件、增进群众民生福祉。加强低保工作动态管理、落实落细五保户供养政策;夯实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累计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31期共1324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20人;深化便民服务改革,实现自助服务厅24小时不打烊,创新村级代办、预约上门机制;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医疗,新卫生院投入使用,医疗水平位居全县前列;新建中小学校4所,满足全镇适龄学生需求。

“我从2019年开始养殖蓝龙虾,一亩能产500多斤,毛收入3万元左右,我现在已经养殖了3年,比种地养鱼强多了。”杏街村养殖户姬保季说。雁鸣湖镇积极探索现代化高效农业,打造雁鸣湖大闸蟹、蓝龙虾、瓜豆酱等一批现代农业品牌。

“现在出行实在太方便了,西有107国道,北有沿黄312省道,去郑州开封开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太平庄村民李魏珍说。近年来,雁鸣湖镇坚持不懈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雁鸣湖镇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积极践行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巩固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特色保留村庄,保障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狼城岗:滩区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3年来,狼城岗镇以“保障黄河安澜,促进滩区发展”为目标,以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为载体,大力抓保护、全力抓治理,着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让滩区成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幸福地。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搬到社区3年了。这3年的时间里,群众逐步见证着平房到楼房、三轮到轿车的转变。”西狼村支部书记周大岭说。

作为郑州市唯一承担黄河居民迁建工程的区域,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和“试点先行、分批实施、先搬后拆、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狼城岗镇坚持黄河居民迁建工程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高质量完成滩区群众搬迁,确保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2019年第一批试点完成搬迁后,紧接着2020年南韦滩村、北韦滩村也顺利进行了搬迁。目前,狼城岗镇东狼村、西狼村、南韦滩村、北韦滩村4个村3794户14053名群众搬出了黄河滩、入住了新家园。

社区不但环境好,人文关怀更是好,特意请来的专业社工人员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留守老人、孤寡老人每天都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早上广场舞、健身操,平常老年活动室有画画、书法、下棋等各种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医疗机构为老人们体检,假期还有为孩子们办的暑假班,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免费照看并辅导作业。从刚开始的“初来乍到”到现如今“安居乐业”,滩区群众见证了迁建社区的成长。

“要想真正实现滩区群众的安居乐业,就需要加强产业规划,引进产业项目,发展规模化特色种植。既要让群众搬出黄河滩远离水患,更要让产业发展致富一方。”狼城岗镇党委书记白钢林说。狼城岗镇围绕“北生态、南生活”空间总体规划,积极引进产业项目。陈砦花卉项目、青龙潭文旅项目相继签约,特色渔业养殖小镇、袁隆平杂交水稻育种及研学基地项目正有序推进。同时,结合镇域资源优势,合理嵌入菊花种植、食叶草种植、稻鳖混养、锦鲤养殖和蜗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实现镇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36784 2022-09-21 00:00:00 三 黄河岸边小镇风光好KeywordPh千亩荷塘、休闲农业、特色养殖、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