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非凡十年见郑城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05
郑西新城:留得住绿水青山 记得住美丽乡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西新城:留得住绿水青山 记得住美丽乡愁
全程技术支持
高村乡刘沟村刘丙超承包的石榴园喜获丰收
人居环境优美的汜水镇南屯村
郑州中车四方轨道有限公司组装线上准备交付的地铁车辆

十年意味着什么?

对于一名农业生产者来说,十年意味着栽培的果实从无到有,栽培种植技术不断改良,家庭收入翻番。

对于一个村庄来说,十年意味着农村土房变高楼,数字技术支持乡村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十年意味着公司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借助城市发展的东风不断向前,朝着惠及民生福祉的方向不断迈进。

十年蝶变,荥阳这个郑西新城实现了农业、农村、环保、交通等多方面的腾飞。

9月21日,“非凡十年 见郑城长,‘观观’带你看郑州”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荥阳,看科技化发展下的农业农村新面貌,品时代潮流推动下的环保交通新图景。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石闯 姚辉常 杨泽雅 见习记者 岳炎霖/文

李焱/图

小石榴,大产业——昔日贫穷村今朝旅游地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在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的河阴石榴产业核心区,一个个红彤彤的石榴沉甸甸地垂在枝头,农户们脸上挂着丰收的笑容,撷取着一年来的劳动果实。

据了解,刘沟村拥有2000多年的河阴石榴种植历史,是河阴石榴原产地和河阴石榴中心产地。如今,刘沟村以石榴为主的绿化面积已超85%,基本保持原生态面貌,保留一批百年以上的石榴古树。河阴石榴种植面积也在稳步增长,高村乡今年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亩产4000斤左右,石榴产业成为当地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为保证石榴的产量,刘沟村每年都会邀请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专家前来讲课,传授农户们肥料的筛选方法与病虫害的防治技巧。

起初,河阴石榴的销售仅靠摆摊零售或是客户上门收购。2016年,电商的蓬勃发展也催生了石榴新的销路。河阴石榴注册了“榴如意”和“豫硕生鲜旗舰店”两个账号,村民纷纷拿起手机当上了主播,向全国各地的网友推荐来自刘沟村的河阴石榴。现在,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了销售总额的70%。

销量的稳步增长本质是质量的有力彰显。刘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学斌介绍,河阴石榴有五大特点:一是成熟果花萼全张开如花瓣;二是籽粒大,色泽鲜红、晶莹剔透,极具可观赏性;三是糖度高,含糖量高达16.5%,比其他品种高2至3个百分点;四是籽核软渣可直接食用,不用吐籽;五是恰逢双节(中秋节、国庆节)期间成熟,是馈赠佳品,寓意“吉祥”“百子百福”。从西汉到明清,河阴石榴一直是朝廷贡品,被誉为“历史名产、中州名果”。

当地村民刘丙超介绍,自己种植石榴已有20多年,最开始刘沟村种植石榴的农户很少,改进技术引进新品种后,石榴的品质变好,价格也水涨船高,之前种庄稼的农户纷纷改种石榴。现在,刘丙超一家承包了十几亩地,年收入可达20万元。“种植石榴以后,村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以前我们村很穷,基本上没什么新房子,现在家家户户都买新房、开新车,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河阴石榴2007年被国家质监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9年在杨陵农博会上被评为“金奖”农产品,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农运会指定产品。

刘沟村石榴销量的增长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国庆假期,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来到河阴石榴基地,体验石榴的采摘过程。刘学斌称:“我们每年都会举办这样的活动,采摘不收费,在园里吃也是免费的,最后带走统一计价。今后会把刘沟村的石榴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以石榴产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南屯村,数字化——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

满园翠绿,花香鸟语,一家不起眼的小院坐落在荥阳汜水镇南屯村平坦宽敞的道路旁。登门拜访,院内的风光令人眼前一亮。

程女士是南屯村村民,曾在外工作20多年。4年前,她退休后回到了南屯村,以养花种菜为乐。

程女士没想到的是,本来只是想着回老家打扫暂住,南屯村却给了她这么大惊喜。“村子里的绿化、物质条件和交通都很好,比如买菜我就用手机支付,特别方便。在这里生活也能满足我养花种菜的爱好,一回到南屯村,我哪也不想去了。”程女士说。

程女士这一种花,还种出了名声。“村干部看俺种花种得好,经常来串门,逢年过节村里还上门送粽子、米、面、油……”说起自己的种花心得和村里的政策福利,程女士笑得合不拢嘴。

张巍巍是土生土长的南屯村人,以前在部队工作。2021年1月,他通过南屯村“两委”换届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了解了农村的广大舞台。想了整整一晚后,他决定退伍后回到家乡南屯村大展身手。他成了南屯村党总支委员和美丽乡村讲解员,主要负责南屯村的民政、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张巍巍介绍,南屯村村民最初都生活在窑洞里,20世纪70年代以后,村集体企业宇明阀门的发展带动了村民就业,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手里有了钱后,村民就说‘我们能不能住进大房子?用砖头盖个房?’当时的南屯村党支部书记就去很多地方考察学习,在80年代做了一个长期规划。2000年左右,村民们都搬进了大房子,包括现在很多事都得益于当时的‘一张蓝图绘到底’。”

南屯村近几年的发展也离不开数字化的支撑。“以农业为例,我们田里的作物都有传感器监测温度、湿度等。以后我们还将给每个农产品赋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该农产品的产地、种植者、施肥等信息,让大家吃得放心。”张巍巍说,近几年,南屯村将5G技术与乡村治理相结合,制定了名为“五色南屯”的规划,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寻求乡村治理创新,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南屯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生态村、河南省森林乡村、河南省卫生村、郑州市文明村镇等荣誉后,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在村干部的规划下,南屯村将继续稳步发展,2025年左右将真正实现三产融合。

“从1989年起,我们村就一直是小康村。大家一直以当南屯村村民为荣。这几年村子发展更迅速,一年一个变化。能让老百姓在南屯村生活得快乐一点,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张巍巍自豪地说。

河岸旁,建公园——沟沟壑壑变成环境优美的休闲健身打卡地

沿着中原西路一直向西,经过郁郁葱葱的树林,跨过水平如镜的索河,就来到位于荥阳市的索河郊野公园。如今,这里变成了荥阳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不少健身爱好者在公园里跑步锻炼,也有宝妈们带着孩子嬉戏玩耍,还有不少年轻人在公园内搭帐篷露营,体验远离城市喧嚣的快乐。

原来的索河两侧地形复杂,高差较大,受常年雨水的冲刷形成许多自然沟壑,况且水土流失严重,水质不佳。2010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索河及沿河两岸进行综合整治。索河整治项目一期工程于2011年11月开工建设。截至2017年底,索河郊野公园3个标段绿化工程已经全部完工。

索河郊野公园办公室负责人李文武在这里工作了10余年,见证了公园从正式开工建设到完工的全过程。提及这里的变化,李文武难掩激动:“综合整治之后,生态环境大大改善,现在公园的绿化面积达到了4000亩。”

去过索河郊野公园多次的陈女士表示:“每个季节园子都有不同的美,秋天公园里都是金灿灿的银杏树和枫叶,春天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

网友“usana栗子”去过索河郊野公园后,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公园是完全免费的,有好几个免费停车场,停车很方便。公园特别大,逛一圈至少要两三个小时,环境特别好!”

荥阳本地网友“不是麦多馅饼的麦多”在园内拍摄了多组照片,并向其他地区的网友推荐称:“公园里有各种花花草草,还有树木,空气特别清新。公园里有健康跑道、阳光大草坪、音乐喷泉、观景台、豫剧桥等,欢迎大家来我大荥阳玩!”

科技化,大交通——企业产业升级得益于郑州发展欣欣向荣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几亿到十几亿、从传统驾驶到无人驾驶……这些进步得益于郑州的飞速发展,得益于郑州轨道交通的繁荣为我们带来的红利。”黄兴虎是郑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既是郑州轨道交通建设的参与者,又是郑州成长的见证者。

2014年,郑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专注于开拓轨道交通市场。8年来,公司先后获得了郑州地铁1号线增购、二期,城郊铁路工程,以及4号线、3号线、17号线、6号线等12个地铁车辆项目,承揽郑州地铁各线车辆订单1700余辆,先后完成并交付用户900余辆。

作为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为主要业务的央企,郑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龙头拉动作用。自身发展壮大后,公司不仅积极寻求与配套企业的合作,鼓励合作伙伴在荥阳落地,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园区,还主动帮助同类企业转型升级,提高郑州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

“初到郑州时我就感受到了地铁的便利和郑州人的热情。现在我自己也参与造地铁了,要对咱们市民负责。”张鲁元是郑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的一名调试工位长,从山东济南来到郑州后,很快就融入了郑州的生活氛围,去年,他还获得了荥阳市劳动模范的荣誉,“感觉自己活成了半个郑州人,能通过造地铁参与郑州城市建设也感到十分荣幸。”

“中原有很多特色文化符号,如商鼎上的古文字、郑州二七塔、CBD‘玉米楼’等。这些符号都被融入我们的产品设计中。”黄兴虎还介绍了成立8年来,中原文化对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发展理念上的熏陶和启发。此外,他还对郑州的“中”字文化有深刻的感受,对其中朴实厚重的人文内涵有所体会。

为响应国家政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郑州中车四方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还在数字化工厂建设方面下了大功夫,以5G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运维平台对公司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管理。在生产环节中,该公司为每辆车都发了“身份证”,使车辆在生产过程中的一切信息都有迹可循;在运行环节中,车辆上的传感器会对车辆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对安全风险进行预判,有效防范意外发生。

此外,在荥阳,博大面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同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也积极开展科技化、数字化转型,在郑州联通信息化技术的赋能下,实现了提质降本增效。

往昔硕果累累,来日灿烂可期。对郑州的前景和公司的未来,黄兴虎充满信心:“公司从2018年开始扭亏为盈的背后,离不开郑州发展的欣欣向荣。近年来,郑州市场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订单。未来,我们要将公司打造成为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标杆,继续向着‘连接世界,造福人类’的愿景和目标而努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38349 2022-09-29 00:00:00 四 郑西新城:留得住绿水青山 记得住美丽乡愁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