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踔厉奋发向未来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1
当代新“愚公”: 48勇士太行山上筑天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当代新“愚公”: 48勇士太行山上筑天路
太行山天路成了村民们的致富路幸福路 赵家发 图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追忆峥嵘岁月,讲好红色故事,凝聚奋斗力量,本报今日推出“光荣的传承”系列报道第一篇——愚公精神篇。

在豫晋交界的太行山上,有一条被古树环绕、传奇色彩浓厚的盘山公路。从高处望去,它在苍翠碧绿中穿梭,九曲回旋,似通往人间仙境,这是从济源市思礼镇通往山上水洪池村的唯一一条公路。水洪池村位于太行山与王屋山交界处,海拔1400米,是济源海拔最高的行政村。

为什么说这条路传奇?用水洪池村原村党支部书记苗田才的话说:“当时村里通往山下的只有一条米把宽的‘小平车路’,这样的路最多只能通过两个轱辘的小平车,当时镇里有专家来水洪池村调研分析了好几天,最后告诉我们想修建一条通往山下的公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然而正是在这种“不可能”中,苗田才带领水洪池村民变不可能为现实,用铁锹,用锄头,用双手挖出了这样一条传奇路。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韬 石闯

见习记者 梁宸瑜 岳炎霖

“不能几代人都这样,一定要修路”

1945年出生的苗田才,如今已年逾古稀,身体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硬朗。可当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开山挖路经历时,他仿佛立即回到了那个战天斗地,劈山凿地的年代。“没修路前我们在山上都是吃公家粮食,花公家钱,可是想来想去我们不能几代人都这样下去!”苗田才靠在椅子上轻声说道。据苗田才介绍,那时水洪池村里有216口人,可却有着几个所有村民都绕不过去的坎。因为落后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水洪池村民每年只能种一次玉米,收获极其有限,靠政府的救济粮勉强度日,这让身为共产党员的苗田才有些愧疚,他觉得给政府拖了后腿。

水洪池村医疗卫生也是个问题,“村里有人生病了只能靠自己硬挺过去,没人会看病。”苗田才的语气中透着丝丝无奈。整个村里只有一名文化有限的“教师”,开办了小学的四个年级,连学校都没有,上课的学生最多的时候也就8个。

“当时乡党委让我们从山上搬下来,但是离开祖辈生活的地方,这里就会重新变成大山,再没有一个人。”苗田才目光沉凝地回忆那时的情形。在深思熟虑后,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他决定动员全村修路,修一条改变村民命运的新生路。

“每修一里,就离山下近一里”

说干就干,村委会和上级部门一致同意修路后,苗田才当即动员起水洪池村民,参与到修路中来。在山上,16岁的男青年就可以慢慢干活了。“我们就积极动员大家,而乡亲们为了家乡变样、为了子孙后代,大家像义务参军一样主动投入义务劳动中来。”据苗田才回忆,1985年,村里最终集结了48个男性壮劳力,一些女村民也自愿加入到这支修路的“部队”中来。

在修路过程中,村民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苗田才回忆,村民中有70%以上都受过伤,不是砸破了头,就是砸伤了腿,还有两个村民因此牺牲。只有在下大雪影响开工时,村民们才舍得进行短暂的休息,一旦雪停了,村民们便马上把雪铲掉,继续修路。

“我跟他们说,咱们生在这个地方,祖祖辈辈穷下去就算了,如果现在自己不干,子子孙孙也要穷下去。现在干起来,今年干一年,明年干一年,时间久了,不就达到目的了吗?”有时候,队伍里也会有人打起退堂鼓,苗田才总能有办法打动退缩者。

苗田才和村民们不敢想象这条路在有生之年能够修成,但他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并反复强调:“每修一里,就离山下近一里,修了总比不修强。全村人拿出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辈人修不通就传两辈,两辈人修不通就传三辈。”

年复一年,村民们离山上的家越来越远,却离成功越来越近。一开始从山上往下修,到后来村民们索性从山下往上修。最终,历时十年艰辛,水洪池村民战胜了闭塞与落后,用勤劳、智慧和勇气修成了一条通往外界的希望之路、致富之路。

路修好了,村子成了有名的旅游区

“当时我想,通了下山的路,水洪池村还是死胡同,必须和山西也打通,才算四通八达。”修通了下山的路后,苗田才还“不知足”。当时水洪池村有个说法叫“娶妻靠山西”,水洪池村许多媳妇都是邻近的山西省押水村人。苗田才找到了押水村党支部书记,表达了两村合作修路的想法,最终达成了共识,决定共同修路。

一支400多人的修路“大军”,相向而行,凭借着当年水洪池村民坚韧不拔的愚公精神,成功打赢了这场跨省修路的攻坚战。路修好了,水洪池村也走上了致富之路。

路通之后,水洪池村也凭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成为有名的旅游区。苗田才自豪地说:“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洪池村就是这样,人们都说水洪池村是世外桃源,路通了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车过来游玩了。”

“苦和累都是肯定的,但是一切都值得。”苗田才的大儿子苗生平回忆说。苗生平也是参与修路的48位成员之一,对于父亲带领村民十年修路的经历,他有着很深的体会。苗田才的小儿子苗长昊因年幼虽没有参与修路,但同样也对长者们心怀敬意,“改变命运了,接触了很多新事物、新思想,这是在山上不能比的。”苗长昊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对于愚公精神,苗田才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对记者说:“只要对人民有利,想尽办法实现,这就是愚公精神。”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苗田才方能修成这条致富路。2016年,苗田才被评为“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之一,同年被评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候选人,2017年被评为“济源当代十大愚公”。

苗田才和村民十年修一路的故事还被拍成了电视剧《日出日落》,这让苗田才深受鼓舞。“这是被国家和人民认可了!”正如电视剧介绍所说:从此他们走出了大山,见到外面的世界。

分别之际,天色将晚,窗外寒风呼啸,屋内苗田才的细声嘱托却驱散了寒冷,“我们这些人以后就越来越少了,中国梦要靠你们实现,努力成为国家栋梁。”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41962 2022-10-18 00:00:00 二 当代新“愚公”: 48勇士太行山上筑天路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