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7
“二七精神”: 一座联体双塔的传承与守望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光荣的传承
“二七精神”: 一座联体双塔的传承与守望
二七纪念馆讲解员石琳用心用情传承红色精神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追忆峥嵘岁月,讲好红色故事,凝聚奋斗力量,本报今日推出“光荣的传承”系列报道第五篇——二七精神篇。

暖阳下,一座并联式双塔闪耀着光芒。塔尖擎起红五星,仿古挑角飞檐,配以绿色琉璃瓦覆顶,这里就是二七纪念塔。对于郑州来说,二七纪念塔不仅是城市地标,更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二七精神”为有形的精神之塔。

时光的年轮刻下了二七大罢工的印迹,也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注入新的历史内涵。“千里同轨、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坚定信念、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顽强拼搏、勇为前锋的斗争精神,忠诚为民、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在建功立业的新时代,涵盖了“团结、创新、斗争、奉献”这四个方面精髓的“二七精神”,彰来处而知归途。

塔顶的钟楼整点报时演奏起《东方红》乐曲,悠扬的音符在空中飞扬。建于1971年的这座承载着红色基因的纪念塔,栉风沐雨50余载,见证着郑州这座英雄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而其所代表的“二七精神”,也在一代代郑州人中接续传承,他们用言语去讲述,在工作中去践行,向时代发出郑州儿女不忘来处的最强音。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韬 石闯 见习记者 冯晶晶

“二七纪念塔钟声的召唤,

是我奔赴的远方”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郑州二七纪念馆的讲解员石琳。”伴随着纪念塔准点报时的钟声,石琳以这样的开场白开始一天的讲解工作。27岁的她,已经在二七纪念馆工作了5年,累计讲解2100余场。

石琳是地道的郑州人,在二七纪念塔旁长大,小时候有过多次听塔、望塔、登塔的经历。“那时候,妈妈经常会讲起这座塔的来历和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过往。”受妈妈的影响和“二七精神”的感召,小时候的石琳对这个地标性建筑有了特殊的情愫。临近大学毕业,当同学们奔向四面八方时,来自家乡熟悉的钟声在她耳畔回响,她毅然选择成为一名二七纪念馆的讲解员。

参加工作5年来,她认真研读“二七大罢工”的历史,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能力。“我们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把‘二七精神’转化为指引自己前行的精神动力,赋予其时代内涵、时代特质和时代风采。”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弘扬红色根基,讲好“二七”故事,社区的党史专题宣讲、文物知识进校园、原创社教展演活动,都能看到她忙碌奔波的身影。每当她筋疲力尽时,想起当年无数先烈的事迹,总能让她深受鼓舞,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

“那段革命岁月,让我多次湿了眼眶”

1923年2月4日,那声拉响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汽笛,被记得,在回荡;1923年2月7日,那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英光,被讲述,在守望。石琳是一名讲解员,也是一名文博工作者,在她慷慨激昂的讲述下,那段革命岁月浮现于眼前。

“二七塔采用联体双塔结构,主要是为了纪念汪胜友和司文德两位烈士。”石琳眼含热泪,动容地说。

走进二七纪念塔内,穿过历史的长廊,一幅波澜壮阔的红色画卷徐徐展开。一柄三叉形状的汽笛安静地躺在展柜里,斑驳的表面有了岁月的痕迹,似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待你走近,待你点亮。

二七纪念馆内,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面对不同的观众,这名曾获中宣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筹展办展工作先进个人和河南省博物馆工作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的讲解员,准备了不同版本的讲稿。“孩子们对这段历史很陌生,我会尽量把历史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讲解清楚;遇到年龄大的长辈,我留意到他们对展柜里的物件感兴趣,比如粮票、布票和商品标签等,我会增加和他们的互动交流”。谈起接待对象,石琳认为,讲解员不能只会背稿子,更重要的是拉近和观众间的距离,力求达到共情。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被省委宣传部选调到中国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中,为中央领导及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作讲解。那天,我接待了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看完展览后非常激动,以至于和我交谈的声音都有点哽咽,还一再地向我道谢。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几天之后,这位老爷爷又找到我,将他亲手书写的展览观后感交给了我,执意要我保存。”石琳动情地说,这份沉甸甸的礼物是她最好的“奖品”。

请继续阅读A08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44147 2022-11-08 00:00:00 二 “二七精神”: 一座联体双塔的传承与守望KeywordPh光荣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