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共克时艰 全力以复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05
疫情在变 郑州120急救如何应变?
缓解“买药难” 解热镇痛药精准投放患者优先
中药和西药应间隔1小时服用
新冠疫苗第二剂加强针来了
昨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新密土壤污染防治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绿色新密 向美而行”系列报道
新密土壤污染防治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为推深做实企业服务,近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新密分局一行人前往河南昕星金属表面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企业服务活动,对该电镀企业绿色化改造项目进行帮扶指导。现场查看了其绿色化改造项目生产实况,并对该项目设计方案及隐患排查进行“回头看”,现场答疑解难。经现场帮扶指导,企业将尽快完成设计方案的编制并提交评审;同时项目实施前将严格按照日常相关要求,加强隐患排查力度,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杜绝各种可能出现的土壤污染状况,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樊无敌

郑州探索出可推广的“1+2+3+4”土壤污染防治经验

为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管理水平,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经验”,探索建立郑州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纳入原则和动态调整机制,高标准建设郑州市土壤环境监管平台……今年夏季,《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发布,明确了新密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线路图”。

按照方案,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基准年为2022年,建设时限为2022年至2025年。将按照“1+2+3+4”的建设思路,建设一个高标准信息化监管平台,推动源头管控和边生产边管控两类示范项目,探索水土“同管”“同防”“同治”三种防控模式,形成“预防+治理”“监管+评估”的精准治污体系,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管理水平,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经验”。

到2025年,以重点监管单位为核心的在产企业监管体系初步构建,土壤污染防治义务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化监管手段和智慧化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土壤和地下水协同防控取得积极进展。

应纳尽纳,新密建设土壤环境监管平台实时采集信息

针对郑州市化工、铝制品压延等行业规模以下企业数量占比较大、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纳入细则缺失等现状,新密市探索建立郑州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纳入原则和动态调整机制,将郑州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发现的潜在高风险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及有毒有害物质且土壤污染隐患较大的企业、土壤或地下水污染超标企业、环境保护督察或各类执法检查发现的实际排污企业等逐步纳入监管,实现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应纳尽纳”和动态更新。

为落实《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新密市开展了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监测,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开展定期监测,梳理重点监管单位周边污染调查数据,初步研判重点监管单位对周边环境潜在影响,为环境执法和风险预警提供依据。

围绕强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监督检查,郑州市将建立监管对象全覆盖、调查环节全程序、监管手段多样化的调查质量管理制度,编制质量监督检查相关指南,督促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从业单位全面落实调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结合实际情况,新密市谋划了“郑州昕星金属表面工程有限公司电镀企业绿色化改造项目”。

同时,新密市还将着力提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信息化监管能力。高标准建设土壤环境监管平台,实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案制订、点位设置、钻探采样、样品保存流转、实验室检测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保障调查全流程质量控制制度的落实,有力提升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报告质量和结果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新密市重点企业绿色化改造为绿色发展提供了试点经验、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49261 2022-12-15 00:00:00 四 新密土壤污染防治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KeywordPh■“绿色新密 向美而行”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