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6日公布,经过考古队的数月奋战,备受关注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于近日被顺利提取、离土出舱,目前已进入修复、观测和研究环节。考古证明,百万年前的郧县人已会狩猎和餐食食草动物,“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的进一步研究有望精准地破解直立人演化过程的谜团。
迄今为止发现欧亚内陆100万年前最完整头骨
在头骨化石提取现场,记者在1000多平方米温湿可控、功能完备的考古方舱内看到,“郧县人”3号头骨周围布满了动物化石,考古队员使用电动的风刻笔,宛如牙医一般一点点地把头骨化石周围的胶结物剔除。半年多以来,考古队不断地将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从堆积物和胶结致密的钙质结核体中剥离,使百万年尘封土裹的远古人类遗珍逐渐显露。
“头骨的发掘和相关样品的提取及数字化建模是本次工作的重中之重。”主持本次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项目负责人陆成秋介绍,历时半年,在4平方米的范围内,考古队进行了20多次高精度的三维建模,拍摄了20多万张照片,对发掘的全过程做了高清录像,提取了1400多份沉积样品,力争实现化石与文化遗存发掘的精细化和高标准。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组长、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介绍,从目前保存的状况来看,“郧县人”3号头骨顶骨、眉弓前额凸起,鼻骨显露,左侧面部的骨骼基本完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欧亚内陆100万年前最完整的头骨。3号头骨相较于1989年、1990年先后发现的“郧县人”1号、2号头骨,更加完好、更加珍贵、更加重要,对于1号、2号头骨因为变形、压扁扭曲所造成的信息提取困难和一些观测数据的不准确,将是一个巨大的弥补。
填补重要时段和重要区域空白
高星说,距今百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材料很少,中国目前已经发现的元谋人只有两颗牙齿化石,而牙齿留下的解剖学性状信息特别少。蓝田人的头盖骨化石挤压变形非常严重,并且下部的骨骼缺失。郧县人在东亚直立人的演化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段,承上启下,“郧县人”3号头骨的发掘和研究将填补一个重要时段和重要区域的空白。
接下来,考古队将对“郧县人”3号头骨的形态、结构、年龄、性别与埋藏情况做精细研究,分析郧县人的体质特征、演化地位及其文化与技术特点和适应生存方式,进一步破译远古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谜团。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