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03版:挑大梁 起高峰 上一版3  4下一版
Q03
乘势而上加速奔跑 开局之年再上台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乘势而上加速奔跑 开局之年再上台阶

2022年

全力建设“三区两强一基地”

迈出展示现代化县域图景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全面落实上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累计留抵退税6.9亿元,降缓返补社保费3843.8万元。市场主体新增4.3万户,增量居郑州市六县(市)第一。推进“万人助万企”和“三个一批”,219个省、郑州市和本级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3.8亿元。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35.8亿元,同比增长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4%,均居六县(市)前列。

“十大战略”成效明显

发展动能换挡提速。搭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146家,科技型企业达343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3.5%。位居中国科技创新百佳典范县(市)第13位。

产业格局持续优化。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7家,总投资88.2亿元的200个耐材技改项目开工1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达27.1%,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1.9%,入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城市品牌更加响亮。“一号工程”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项目盛大开工。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荣获河南省文旅文创先进集体、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称号。神仙洞村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沙古堆村等4个村成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苏砦村被命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村,灵龟山田园综合体获评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全年共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5亿元。

城乡承载功能显著增强。“八纵八横”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雪花山森林运动公园二期项目完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启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8.2%。获评中国县级市品牌百强第61位。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完成扶贫项目98个,拨付资金1.5亿元。实施五大类乡村振兴项目92个2.8亿元,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公司11家,全市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10万元,超百万元强村富村达到6个。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空气质量年度综合指数居郑州市六县(市)第2位。其中,NO2年浓度和重污染控制天数位居“双第1”,优良天数位居第2位。创建森林特色小镇6个、森林乡村及其示范村71个,森林覆盖率达43.96%。实施全域水系生态综合治理,3条河道、32座水库和138处农村供水工程全部重建完成,溱水河综合治理核心区“溱水之风”建成开放。大磨岭煤矿矿排水资源化利用一期项目如期完工。

发展活力更加强劲。签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28个351.1亿元,落地项目21个286.9亿元,实现省外到位资金93亿元。大力发展回归经济,累计实现返乡创业兴业人才320人以上,开工项目65个101亿元。

内生动力全面激发。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梳理2113个服务事项,行政许可类事项承诺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间压缩91.7%。建设“郑好办”新密分厅,371个事项实现“掌上办”“一次不用跑”。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00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500项“三个工作日内”办结。

为民情怀更加厚重

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341个恢复重建项目完成投资20.7亿元,17个集中安置点交付使用,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一年大头落地。实现9项民生支出43.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4%,三级民生实事全部办理完成。实现“六个绝对不发生”和驻京“三零”工作目标,全年新密市平均万人访量在郑州市16个县(市)区中最低。

政府效能明显提高

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健全“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下降34.9%。

2023年

奋力实现经济发展

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在全省县域经济“成高原”中挑大梁、起高峰

在项目谋划建设上实现突破

更新谋划思维。紧盯国家、河南省、郑州市投资导向,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项目储备库。重点推动总投资182.9亿元的106个项目中长期贷款投放。

发起项目攻势。围绕总投资1188.4亿元的239个三级重点项目,全力推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52.8亿元。谋划本级重点项目165个,总投资419.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0.8亿元。今后5年,重点项目数每年保持10%递增,投资总额保持20%递增,确保在郑州市县(市)区中始终位于第一梯队。

革新推进机制。扎实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常态化开展“四项对接”,落实“重大项目县处级领导分包”“助企工作日”等机制,保持问题解决率98%以上。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联动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在重点产业培育上实现突破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技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50个,打造1条现代化产业链。2023年工业投资增速达到12%,技改投资增速达到30%以上,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2个。新增十亿级企业1~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家。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前沿技术研发推广,支持“专精特新”梯次发展。全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新增规上企业30家。

持续振兴文旅产业。全力推进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力争十一前完成核心区东街百肆集等7个街坊建设。形成伏羲山文旅IP。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42亿元,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现代化县级城市上实现突破

构建城镇空间新体系。城镇化率提高到67.5%左右。推进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1.5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全面铺开农业路南延、政通路南延等相关路网建设。完成袁庄乡撤乡设镇。

打造乡村建设新标杆。实施总资金1.7亿元的乡村振兴衔接项目117个;每个乡镇、街道再培育一批年收入超百万元的强村富村;支持刘寨镇等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扮靓城乡人居新颜值。启动全市范围所有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完善提升全市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35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

在生态价值转化上实现突破

落实最严环境保护要求。加快大隗镇、苟堂镇和静脉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启动“幸福河湖”创建。力争2023年底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推进全域生态建设进程。实施“千百十”工程,努力创成郑州首个中国天然氧吧。实施十项重点水利工程。推进超化镇等4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试点项目。

打通双碳价值转化通道。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实能源消耗“双控”,确保完成郑州市下达目标任务。创成绿色工厂2家。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实现突破

强化创新引领地位。建设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0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3亿元。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试点示范2个、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2个、省级智能工厂(车间)2家、“两化融合”对标贯标企业30家,“上云”企业达250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5%。

激发重点改革活力。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进惠企政策“一口办理”“免申即享”,确保一揽子稳经济促增长政策措施落实见效。建立企业家队伍激励机制。完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开展“双线”招商50次以上,力争实现签约超350亿元。培育省、郑州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30家,新增挂牌企业30家左右。新增市场主体2万户以上。争取300名密商密才回乡兴业,力争落地企业60家,总投资100亿元以上。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突破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落实,加快总投资49.3亿元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22个社会基础项目进度。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推进11个教育项目建设,确保4所学校建成投用。

适应群众社会保障需求。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42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深化“一村(格)一警一民调一连”机制。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市。积极做好问题楼盘、“保交楼”等攻坚化解。全面提升国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市)水平。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57696 2023-02-10 00:00:00 五 乘势而上加速奔跑 开局之年再上台阶KeywordPh■政府工作报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