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统一思想,树牢信念、明确目标,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中牟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付之于行动、见之于成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牟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2月10日,中牟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林祥在2023年中牟县教育工作会议上,动员和号召全县教育工作者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马沂峰 李淑娟 通讯员 袁云亮 文/图 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会议总结表彰2022年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明确2023年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会议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启恒主持,县人大常委会二级调研员孙玉霞,县政府副县长李一,县政协副主席刘胜平等出席。 县纪委监委驻教育局纪检组组长;各涉教部门分管教育工作副职,各乡镇(街道)分管教育工作副职;教育局全体班子成员、机关各科室及二级机构负责人;全县各学校校(园)长及相关业务副校长;教育教学先进个人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上,县教研室田岚霖主任作2022年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林祥总结2022年教育工作,安排2023年教育工作;县教育局党组副书记李其瑞宣读表彰决定;与会领导为2022年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及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等获奖代表颁奖。 李一肯定了中牟教育发展的成绩,指出了中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全县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中牟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赵启恒从“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强化意识,切实提升工作本领;营造环境,形成教育发展强大合力”等方面进行强调,号召全县教育系统以“自身硬”凝心聚力,用“本领强”共谋发展,推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优化教育发展新思路 描绘中牟教育“新蓝图” 会议指出,2022年,全县教育系统各项工作平稳运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双减”成效明显,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全县教育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会议强调,2023年,中牟县教育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县”创建为主线,锚定“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重点抓好十项工作,奋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重点抓好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各级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举办书法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文艺活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头脑。突出党建引领,分类指导、协同推进学校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中小学党建示范校、“一校一品”、清廉学校党建创建等特色活动,创成党建示范校10所,清廉学校6所,打造教育党建品牌、亮点。 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前教育要紧扣普惠优质发展。重点推进8所小区回收幼儿园如期投入使用,公办学位占比达到50%。小学教育要注重特色、品牌化发展。继续推动小学“一校一特色、一校多特色”发展。按照“小学艺术社团、初中艺术学科、高中艺术高考”三级艺术教育通道,做好各级学段衔接,建强艺术教育中牟特色品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教育要聚力提升教学质量。一是建立“教研室引领、校长牵头、教研组推进、教师参与”的初中一体化教研体系。二是组织初中教师等到省内外名校跟岗研修,依托东枫杨外国语、郑州四中等郑州优质教育资源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交流互动,促进教师素能提升。三是“双高引进”教师分配向初中阶段倾斜;在教学技能培训提升、职称晋级等方面向初中教师倾斜,激发初中教师教学积极性。 高中教育要继续推动“3+1+2”新高考改革,完善优化“4种套餐制”选课模式。依托郑州市第五十六中、四十一中优质资源,组织全县高中教师到2所市属高中进行跟岗研修、交流学习等,充分吸纳先进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位次前移和顶端突破。 职业教育要持续提升产教融合水平。利用本地汽车产业、旅游服务业等,探索“引企入校、校中建企”模式,把车间搬进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将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2所职业学校继续设立“高考升学班”,2023年本科上线不低于200人。要继续巩固“双减”改革成效。培育1—2个市级课后延时服务典型案例,开展全县第一届课后延时服务系列展演活动。加大对地下隐形变异等违规培训行为的依法打击力度。 继续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城乡教育集团化办学。2023年,要建成“名校+弱校+新建校”发展共同体6个以上,推动建设1—2个市级优质义务教育集团校。深化城乡交流力度。2023年,计划150名县城教师到农村社区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任职,200名乡村教师到县城学校跟岗研修。要求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组成人员,农村教师必须达到30%。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省实验初中、小学、幼儿园郑开校区、园区建设进度。与优质教育资源郑州四中进行集团化合作办学,在中牟举办郑开校区,办初中、高中(私立)各一所。拓宽初中毕业生入学通道,实现郑州市第四十一、五十六高级中学等两所高中对中牟县招生,使孩子们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六名工程”建设。强化名校、名校长、名师、名班级、名学科、名学生“六名工程”培育培养。制定《高考及“六名工程”综合奖励实施方案》,加大激励力度,对“六名工程”涉及的管理优秀、教育质量优异的高中、初中、小学,以及评选出的名师、优秀教师、名班主任,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升入清华、北大、985及211高校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奖励;对申报成功的高中学科基地、教育科研、特色课程实施奖励。 弘扬中牟历史文化 厚植师生家国情怀 强化学校特色教学。深入开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阳光体育竞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提高校园篮球、排球、田径运动水平。计划创建篮球特色示范校6所,排球特色示范校5所;国家级足球特色示范校3所,国家级足球特色示范幼儿园3所。支持各学校基于艺术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及普及,探索、实验“小学艺术特色班级”培养模式,丰富校园艺术活动。大力表彰一批艺术特色学校,在教育系统树立一批美育典型。开展中牟县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教育成果系列展演活动。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构建劳动教育责任链条,加强中小学生职业认识、职业体验和生活教育,加强校外研学实践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朗读者’中牟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弘扬中牟历史文化,厚植师生家国情怀,树立对本乡本土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坚持师德师风根本。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评价标准,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五位一体”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严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加强宣传警示教育,落实通报警示制度,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培育选树一批师德楷模、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发挥正面典型激励教育作用,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营造全社会支持教育、关心教师的良好氛围。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双高引进”、在职在编优秀教师招聘、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社招等四种方式招聘教师1000名充实到中小学教师队伍。尽可能地解决人事代理教师、聘任教师和民转公教师编制问题。鼓励各学校创造条件到北京、上海、珠三角等教育改革先进地区开展名校挂职、跟岗培训等。拟组织适量人数的名师到郑州外国语等名校跟岗学习,200名骨干教师采取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到北师大等名校进行高端研修;计划组织50名校长参加珠海名校长能力素养提升班,组织教师参加五级培训(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2500人次。依托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与使用机制,加强“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建设,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坚守校园安全底线。强化食品安全管理,落实校长、家长陪餐制度,明确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职责,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对具备条件的部分学校新建、改扩建餐厅,将配餐模式调整为在学校进行加工,满足学生正常的饭菜营养和质量需求。加强校车安全性能的日常维护,全面清除校车安全隐患。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足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完善师生心理筛查和咨询制度,定期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心理筛查。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有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做好必要物资配备,定期开展环境消杀,营造健康卫生的校园环境。 构建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不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促进法加大学校协同育人工作力度。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家委会,通过实施学校公开日、家长会、家访等,提高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积极运用各类媒介,面向家长重点宣传,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关注孩子健康成长,让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家庭教育中得到落实。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