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05版:聚焦中原区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M05
建言献策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建言献策 助力高质量发展

保护历史建筑、保障居民安全,向社会开放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加强停车位建设和优化停车管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就业……2月21日至23日,中原区两会召开,参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为中原区高质量发展和办好民生实事建言献策。记者 鲁燕

张文德 保护历史建筑 保障居民安全

人大代表张文德表示,省五建社区建设西路100号院5号楼、16号楼、22~26号楼等7栋居民楼始建于1956年,距今已67年,建筑总面积13162平方米。2018年12月10日被郑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郑州市历史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近年来居民楼已出现木梁腐蚀、檩条及楼板断裂、瓦砖脱落、外墙砖风化松动、楼道扶手断裂及松脱等安全问题。小区物业已多次对建筑公共部分进行了局部维修,但收效不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保护历史建筑,保障居民安全,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向郑州市相关历史建筑保护部门反映情况,申请对居民楼进行整体加固维修,并寻求专项财政支持。政府统筹,社区及物业同步开展居民安全教育及维修协调工作,对室内需维修改造部分,如室内楼板、上下水管道等进行维修,并在费用上协调好摊付比例,签署相关协议。

建议相关部门针对问题尽快出台方案,落实举措,守护好历史建筑。

王凤月 建议向社会开放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人大代表王凤月表示,全民健身是衡量共同富裕的一个指标,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的重要基础。学校体育场馆是一种社会资源,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是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品质生活引领的具体体现。建议推动辖区学校体育场馆、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解决社会需求较大与课余时间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使用效率不高的供求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建议具备开放条件的全区城市中心区域和周边居民密集的各中小学校(含高中、初中、中等职业学校、小学,不含特殊教育学校)校内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开放时间为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同时,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时间、时段等信息向社会公示。保证场馆设备设施运转和定期维护,政府应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如将学校体育设施日常更新维护纳入预算。

陈玉强 苏海涛 建议启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

人大代表陈玉强、苏海涛表示,近年来,省内各市均已开展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郑州市经开区、金水区、管城区等已相继实施此项工作,中原区目前尚未启动。根据省教育厅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力度的要求,建议在中原区启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并确保此项工作顺利稳健推进。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惠民政策,将好事办好,全面落实国家“学生奶饮用计划”,我们建议区政府采取措施,加强政策指导,推动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启动实施工作在全区稳健安全开展。同时,对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规范实施等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供应企业依法合规开展供应配送工作,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要加强生产质量过程监督,采取“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学生在校饮奶安全。全区各学校应积极配合教育、市场监管局、卫健等部门加强质量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关切,及时回应、处理学生和家长反映的问题,各学校要加强学生奶储藏、分发、领取、饮用、回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李少锋 加强停车位建设和优化停车管理

政协委员李少锋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市民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交通问题受到关注越来越多,而其中的市区停车位问题更是困扰市民的老大难问题。中原区三环内停车位缺口较大,严重影响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议加强停车位建设和优化停车管理。

一是科学施划停车泊位。按照路面空间应划尽划的思路,科学开展市区主次干道沿线的人行道、辅道改造以及主城区的停车泊位施划,优化道路断面设置,强化停车标识系统建设。同时,对背街小巷通道及零星空地,在保障过往车辆、行人通行的前提下科学施划泊位,缓解周边居民临时停车问题。二是推动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将公共停车场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通过立体停车楼、机械式停车场地等多种方式提高泊位供应,缓解停车供需矛盾。鼓励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的复合利用率。三是推进老小区停车设施改造。以老小区整治为契机,把改善停车条件作为重要整治项目,按计划全力推进。积极谋划、多措并举,开发地上和地下空间,缓解老小区停车难问题。四是盘活现有停车资源。积极利用临时空地、人防工程、公园地下空间等,通过创新优化政策设计,积极鼓励引导,最大限度释放停车空间资源潜力。鼓励有安全管理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个人停车泊位错时共享、合并停车。五是制定差异化停车收费标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供需关系的调节作用,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减少路面停车,即使要停也是短停快走,进一步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逯祯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就业

政协委员逯祯表示,当前经济稳步恢复,但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尚未完全恢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现象仍然存在,促进各年龄段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是保障民生的焦点之一。

促进产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升级,扩大就业源头。建议中原区要与全国同类城区找差距,处理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科技创新的关系,从而提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在核心区聚焦科技研发、金融服务、企业孵化,在周围布局全方位生活服务配套,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创新平台入驻中原区,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增加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支持,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提高大专院校职业教育水平,加快培养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建议人社部门针对本区产业特色和人才需求,聚焦需求量大、市场紧缺、发展前沿等领域,提供职业指导、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完善就业保障政策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议客观分析郑州市中原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与态势,健全就业失业动态管理和监测预警制度,探寻解决就业问题有效路径及对策,以促进新时代新形势下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

冉松彩 依托“新基建”让老旧小区智慧化

政协委员冉松彩表示,近年来,中原区对辖区老旧小区实施的整治提升成效显著,但现有的整治提升大多停留在安装小区门禁、加装监控等基础性改造,智能化程度普遍较低。2020年3月国家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随着“新基建”的建设与发展,建议开展老旧小区智慧化建设。

智能化便民利民设施升级换代。通过安装智能快递柜、智能充电桩,植入“互联网+物业+社区服务”,给居民提供智能便利的生活环境;通过安装或升级智能门禁、智能楼宇、入侵探测器、智慧消防等设备,构建完备的智能化社区安防系统,使社区管理更加安全便捷、高效智能。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一体化智慧社区。建议在老旧小区建设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小区内部楼宇对讲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智能化安防系统、智能消防报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统一管理,同时结合手机APP服务社区用户,将数据采集、储存、分析联动起来,提高管理效率。

建筑物动态监管,保障老旧小区房屋建筑自身安全。建议老旧小区在智慧化改造过程中,结合最新的建筑物安全监测技术,对建设年代久远、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小区进行体检同时安装智慧化监测设备,实施动态安全监测,确保老旧小区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前能提前预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61836 2023-03-02 00:00:00 四 建言献策 助力高质量发展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