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6
“问题学具”还没“断根”
国台办:自3月15日起恢复台湾地区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
人民法院2022年一审审结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3.2万件
他让梦想“飞”进现实
上海警方 侦破系列非法经营案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具盲袋、护脊书包、“护眼学习灯”
“问题学具”还没“断根”
新学期多地加大治理力度

新华社电 近日,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包括文具、教辅用品等在内的学具市场开始活跃起来。为确保中小学生安全,多地有关部门陆续开展学具市场监督检查工作,排查清理相关风险。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中小学附近仍有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学具”在售。

部分中小学周边仍可见“问题学具”

记者走访了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洪武北路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周边几家文具店,发现仍有店铺出售“笔刀”“刻刀笔”。这种“刻刀笔”外观与普通圆珠笔无异,但内含尖锐刻刀,往往被作为手工类学具出售。此前因其对中小学生,特别是低龄未成年人造成安全隐患,已被有关部门叫停在中小学周边出售。

记者还随机购买了9款学生常用彩泥送往检测机构检测。广电计量化学分析测试主管陆伟东告诉记者,送检样品中有的在可迁移元素检测中检出重金属钡;有的检出游离甲醛值严重超标,高达学生用品新国标限值的2.6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赖维说,长期接触此类物品对儿童肝肾系统、血液系统损害较大,可能严重损害儿童身体健康。

在贵阳、沈阳等地,部分中小学周边的文具店里,“中性笔盲盒”“橡皮盲盒”“文具盲袋”等盲盒类学具仍被商家摆在显著位置销售。

辽宁省朝阳市西街雷锋小学五年级班主任苏晓娜说,现在的盲盒学具花样翻新越卖越贵,孩子沉迷其中不但浪费金钱和时间,还刺激了他们之间攀比心、虚荣心的滋长。

名实不符的“高价学具”值得警惕

记者发现,还有部分商家利用“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家长心态,对一些学具功能进行夸大或虚假宣传,诱导家长花“冤枉钱”,有些还会伤害孩子的健康。

记者发现,所谓“护脊书包”虽然已被专家屡次“打假”,但在广州仍以不菲价格在售,且销量很好。

几个批发“护脊书包”的商家告诉记者,批发价120元左右一个的“护脊书包”,在大型文具店或书店里可卖到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所谓“护脊”也纯属概念炒作,“只是背后多了几块支撑点,很多小朋友背了都说不舒服。”

有专家提醒,有些数千元一台的“护眼学习灯”号称能“还原自然光线”,其宣传的护眼效果也很可疑。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主任医师杨晓表示,当前还没有发现任何台灯等人工光源设备能完全还原室外自然光线。

还有一些所谓的AR、AI高科技学具也涉嫌虚假宣传。广州一名初中生家长王女士花费千元给孩子买了一款AR物理智能学习卡。“所谓的AR就是在手机上呈现3D图形,AI解说生硬,操作也不流畅。”王女士说,“如果要深入学习一些专题,还要另外交费,一科1000多元,全科长期会员高达4500多元,感觉就是买回来一个对着3D图像念课本的机器,没什么用处。”

新学期多地加大治理“问题学具”力度

新学期伊始,广东、江苏等多地主管部门已针对“问题文具”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探索提升治理效能、实现治理效果长效化的系统措施。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继续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和舆情监测,持续加大校园周边儿童和学生用品专项整治力度,严查生产销售危险文具以及其他涉及质量安全问题儿童和学生用品等违法行为。

针对盲盒市场的乱象,市场监管部门正在持续发力治理。

针对低龄未成年人容易冲动消费购买盲盒的现象,《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也提出,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应通过销售现场询问或者网络身份识别等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会继续强化未成年人消费教育引导,增强未成年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与鉴别能力,通过消费提醒帮助学生在选购和使用文具时避免产品存在的安全风险,为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营造良好的质量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64843 2023-03-16 00:00:00 四 “问题学具”还没“断根”KeywordPh新学期多地加大治理力度文具盲袋、护脊书包、“护眼学习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