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8版:新郑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X08
“植”此青绿 撒播希望
这位“宝藏老人” 生活成诗
宣扬孝真善美 传承良好家风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收藏奇石、创作根雕、养花、写字……
这位“宝藏老人” 生活成诗

本报讯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只有跳广场舞、听戏曲吗?不!80岁老人赵水现的晚年生活:收藏奇石、创作根雕、养花、写字,生活在农村的他将自己的生活过成了诗。

3月10日,走进赵水现老人家中,院子里、房屋内,到处都摆放着形态各异的石头、生动逼真的根艺、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仿佛置身艺术的殿堂。

“这是我在具茨山游玩时发现的几块料礓石,形态迥异,看着很有趣,我就把它们带了回来。”赵水现老人收藏的各种石头中,有的重达十几公斤,有的只有拇指大小,虽然种类不同、材质各异,但每一块都是他捡回来的“宝贝”。

赵水现老人还痴迷根雕艺术。这些根雕作品原材料也都是他从地里、山上淘回来的,有崖柏、枣木、法桐、紫荆、黄檀。

“你看,这个树根仿佛一只调皮的猴子,我把它带回来后稍微一加工,再上一下漆,就成了一个精美的作品。”赵水现老人心灵手巧,经过他的精雕细琢,一个个不起眼的树根都变成了活灵活现的根艺作品。

最让老人骄傲的是他的书法作品。赵水现老人年轻时就喜欢书法,但由于忙于生活,根本抽不出时间练习。退休后,他每天至少花费一两个小时研习书法。他家二楼客厅充满浓郁的书香,桌上的笔墨纸砚,墙上的临摹作品,全都展现着赵水现老人对书法的喜爱和执着。别看老人已经是耄耋之年,但他下笔依然刚劲有力。在他的笔下,一个个汉字变得生动有趣。

在赵水现老人的书桌上,一幅他自己创作的打油诗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今非昔比忆往昔,乡村面貌大不同,改革开放政策好,紧跟党走奔前程。”老人告诉记者,他的孩子现在都在城里工作,孩子们一直想让老人到城里养老,但是老人说现在农村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加上自己有这么多的爱好,自己的老年生活十分幸福。

说话间,赵水现老人带着记者走到了院门口,他指着院外的游园对记者说:“你看,这几年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农村的生活条件有了大幅度提高。村里修了水泥路,建了广场游园,还在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这么幸福的生活我得倍加珍惜,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

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些爱好,赵水现老人的家也成了很多收藏发烧友和书法爱好者拜访的地方。他们在一起谈收获,聊生活,不亦乐乎。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兴趣广泛的赵水现老人被身边的人称为“宝藏老人”。他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坚持把这些事情做下去,不仅仅是为了陶冶情操,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赵聪聪 沈磊 袁渲洋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65094 2023-03-17 00:00:00 五 这位“宝藏老人” 生活成诗KeywordPh收藏奇石、创作根雕、养花、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