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A06版:时事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新华社电 一点暂停键,花花绿绿的广告画面马上占据了屏幕;一条广告上有上下左右好几个关闭按钮,一不留神就陷入下个链接……弹窗广告“霸屏”、关不掉,“摇一摇”随意跳转等现象,让人不胜烦扰。多方建议,应加强对弹窗广告监督和管理。 “霸屏”“摇一摇”跳转等违规弹窗频现 互联网弹窗广告是指打开网页、软件、手机APP等的时候自动弹出的广告。近年来,我国对弹窗广告进行过多次治理,并颁布了相关管理规定,使弹窗广告治理有规可依。然而,弹窗广告乱象在互联网中仍较为广泛地存在,让用户不堪其扰。 ——“不好关”,标识按钮“躲猫猫”。天津的张女士购买了某视频播放平台的会员,在观看综艺节目时想关闭广告,但关闭按钮过小,导致她误触广告,跳转到了购物软件。此外,部分APP的弹窗广告关闭按钮会满屏移动。 ——“关不掉”,反复关闭反复弹出。从事视频剪辑工作的陈女士说:“在视频剪辑软件中播放视频素材时,一遇到弹窗,就会自动停止播放,我就要关了弹窗再重新点击播放。”弹窗广告会在电脑屏幕左下角和右下角交替出现等。记者统计,在不到5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弹窗广告出现的频率超过20次,如果不手动关闭,就会持续很长时间。 ——“摇一摇”、误触等造成恶意跳转。太原的孙女士说,打开一些应用时,页面经常会自动跳转到游戏应用的下载页面,并进行自动下载,仔细一看开屏页面中间还写了“摇一摇有惊喜”。这种跳转广告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下载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弹窗广告往往按照用户点击、广告暴露时间或用户进一步操作的频次进行收费,所以会不断出现诱导点击、恶意跳转等乱象,存在明显违规之处。 弹窗广告治理为何这么难? 多方表示,弹窗广告违法违规成本低、执法又缺乏明确标准,这些都给治理带来了困难。 ——弹窗广告违法违规成本低,而收益很高。记者在网上咨询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可以办理游戏行业的弹窗广告推送。公司一名业务员说,如想在一些浏览器推送广告,需预充值6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费用,如想做开屏广告,即使是小广告位,每天的广告费也至少需要8万元,多则需要180万元。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根据规定,对于目前常见的弹窗广告违法现象,处罚金额往往在3万元以下,与广告盈利相比较,罚款不值一提。 ——弹窗广告的执法尚缺乏具体标准,不利于精准执法。 在某浏览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一名李姓工程师说,从技术层面来讲,弹窗广告违规违法行为的线索发现和证据保存需要耗费一定成本,但对其进行监管并非不可能。他建议可以定时给网站一些设定好的脚本,对浏览器层面进行程序检测,检查弹窗是否有明显的关闭按钮、弹出频率是否过高。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相关细则标准还较为笼统,表述缺乏判断标准,影响了指导性。此外,平台的主体责任并未被压实。 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 加大监管力度 弹窗广告乱象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22年12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了相关的专项行动,全面整治各类应用程序弹窗多且难屏蔽的问题。《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提出,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多轮有力治理下,弹窗广告乱象得到了很大程度遏制。未来,可进一步通过精细的制度规则、严密的管控机制、广泛的公共参与、理性的行业自律等多维施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广告法专家刘双舟建议,进一步明确相关执法机关的具体职责,避免出现管辖不明和职能重叠问题,同时提高违规弹窗广告的违规成本。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