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诚信护航 畅享消费 上一版3  4下一版
T02
四类投诉成热点 如何“避坑”看这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市消协去年受理消费者投诉和咨询12254件
四类投诉成热点 如何“避坑”看这里

近日,“郑州市消费者协会2022年全年投诉情况分析”报告出炉。报告显示,郑州市各级消协组织2022年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和咨询12254件。其中投诉8307件,咨询3947件,解决率97.9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59.02万元。

按投诉问题性质分类,售后服务和质量问题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总投诉量的59%和16.14%。按投诉类型分类,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2449件,占总投诉量的29.48%;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1820件,占总投诉量的21.91%;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和日用商品类投诉分别居第三到第五位。

此外,报告对2022年全年郑州市各级消协组织受理的投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生活、社会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校外教育培训以及医美领域消费等四类投诉热点,并给出相应消费建议,帮助广大消费者慧眼防“坑”。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冬生

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高居榜首

美容美发、洗浴等各类服务业普遍采用预付式消费,因此有关预付式消费投诉案件较多。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办卡手续不规范。如故意不签订书面合同、不提供收费单据或发票,后续发生争议时,消费者遭遇维权难。二是消费者充值后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消费完卡内金额,商家以各种理由拒不退费。三是商家失联跑路,消费者退款难。

在此,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办理预付消费时,要先多方了解商家的经营状况和信誉,选择证照齐全、经营状况良好、服务质量佳、诚信度好及经营时间较长的商家,不要轻信商家的大力宣传和优惠力度大而忽视了潜在风险。同时莫让“消费”变“浪费”,以免因个人原因消费意愿发生改变引发消费纠纷。此外,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尽量签订书面合同,并保管好经营者的宣传资料以及自己的付款凭证和消费记录等,便于在发生消费纠纷时能够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增长突出

去年疫情对各类服务业仍有影响,尤其是主要依靠人流量的电影院、放映、演出平台等文化、娱乐服务场所。演出临时取消或延期的情况在当下特殊时期不时出现,在线票务业绩面临巨大危机,退票、取消活动等问题接踵而至……消费者与购票平台之间因退票等问题产生纠纷。涉及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出票不及时。消费者通过购票平台付款后,门票迟迟不发货。二是买票容易、退费难。因疫情演出取消,消费者要求退费,但很多消费者超过2个月仍未收到退款。三是格式合同涉及消费侵权条款。票务平台提供的《退换货规则》属于格式合同,票务平台单方面规定退款需要40个工作日到账,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此,市消协建议,要选择正规、具有一定规模且信誉良好的在线票务平台,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黄牛票”或转让票;提交订单时仔细阅读有关改签、退票等限制条件,由于在线订购的演出票具有时效性、唯一性和数字化等特殊属性,一定要了解清楚后再付款;订单生成后要保留好网站订购信息,必要时截图保存证据;发生消费纠纷无法协商解决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校外教育培训退费难

虽然受“双减”政策影响,学科类培训机构或停业或转型,但非学科类以及出国留学、技能培训、公务员考试、职业资质等特殊培训类投诉时有发生。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教育培训机构多提供格式合同,在制定格式合同时,为了免除自身责任,存在诸多对消费者不公平的条款。二是售后问题难解决。有些培训机构特别是线上培训机构不重视售后服务,在消费者付费后“失联”;部分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关门跑路、拒绝或拖延退费、设置苛刻退费条件等。三是虚假宣传、夸大培训效果。虚构学员培训案例、师资力量和培训效果,编造消费者评价数据。四是退课退费难。由于校外教育培训行业多为预付式消费模式,一些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倒闭、跑路后,预付费用难追讨。

对此,市消协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要查看所报课程是否符合政策要求,选择合规的培训机构,不轻信“名师助阵”“包报名、包拿证”等宣传,不轻信口头承诺,任何承诺都应写进合同;树立科学教育理念,选择培训课程时,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提升,避免对校外培训产生依赖。在签订培训合同前,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特别是涉及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的条款,不要一次性缴纳高额费用,谨防培训贷陷阱和停业跑路风险。参与职业资格类培训,要事先了解报考条件,防止培训机构弄虚作假。

医美领域消费投诉纠纷不断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愈加强烈,然而市场上美容机构鱼龙混杂,该领域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是过度夸大美容功效。部分商家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整容案例,以及虚构服务体验评价等方式,夸大美容产品或服务的效果。二是不事先明码标价,或以各种名目多收费、乱收费。三是医疗美容安全堪忧。部分美容机构未经批准擅自扩大诊疗范围,一些从业人员无相关资质违规经营,甚至手术之前都未要求消费者进行体检,最终造成消费者伤害。四是使用来源不明、质量不合格的“三无”产品。如美容针未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为减少医美消费纠纷对消费者身心健康和经济利益的损害,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消协建议要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医美机构接受服务,并通过国家卫健委官网查询医生资质。医美整形消费期间要注意留存好相关消费凭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及时与医美经营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专业调解组织调解,也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此外,还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到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66206 2023-03-23 00:00:00 四 四类投诉成热点 如何“避坑”看这里KeywordPh郑州市消协去年受理消费者投诉和咨询1225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