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近日,航海西路街道率先在全市做出把垃圾分类工作责任主体移交物业的决定和措施,调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得到市、区两级城管局的大力支持,全市推广学习航西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和经验,接待全国各省市观摩20多次。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辖区垃圾分类现状,多次召开垃圾分类各方会议,探索适合自己的垃圾分类方法,根据要求,先期在美丽泉小区、中原名邸南院和北院3个楼院按照集中定点定时投放垃圾房的模式进行试点,实现垃圾分类奖罚一体、责任一致。
街道在垃圾分类的建设中,引进“先锋回收”企业进驻辖区。在楼院采取街道自建定点垃圾房和第三方企业建设的可回收物玻璃房模式,较好解决了四分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拣问题,实现街道、物业零投入,居民、第三方公司双收益,且有效提高了源头分类质量及资源回收利用率。
设立“街道—社区—物业”三级管理模式。制定方案,把市区奖补资金一分为三,一部分在全街道全面开展定点垃圾房建设,一部分每户7元考核后奖补物业,一部分对工作开展优秀的物业企业进行奖励,资金使用划分明细,使垃圾分类工作实效再上新的台阶,开启了垃圾分类管理新模式。
截至3月底,航海西路街道已在辖区建成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房57个,坚持撤桶并点,定点投放。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刘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