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政事 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NEWS
来黄河博物馆 听她们讲最美“黄河故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助力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
来黄河博物馆 听她们讲最美“黄河故事”
张笑蕾在黄河博物馆给观众现场讲解

牢记嘱托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博物馆参观,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水患治理、生态保护等的历史变迁。次日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

最美人间四月天。母亲河畔,鲜花吐蕊,万木竞秀,景色宜人。

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期待探秘母亲河的游客。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黄河博物馆参观,张笑蕾就是现场讲解员。

“随着黄河保护法4月1日开始施行,最近到黄河博物馆开展主题活动的单位明显增多。”该馆社教部主任张笑蕾说,4年来,她和同事一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宣传黄河,服务社会”为使命,立足岗位,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努力讲好“黄河故事”,助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武建玲 文/图

黄河博物馆已成展示母亲河的窗口

从2012年到黄河博物馆从事讲解工作至今,张笑蕾已经为游客讲了11年的黄河故事。“作为一名普通的讲解员,能为总书记提供讲解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也终生难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笑蕾至今仍难掩激动。张笑蕾回忆说,对于黄河博物馆里的文物和史籍资料,总书记看得非常认真仔细,能够感受到他对黄河的感情,对黄河防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的关心。

以前,好多人不知道黄河博物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黄河流域九省区考察工作,并亲自擘画、部署、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黄河博物馆作为展示母亲河的窗口,也成为大家了解黄河的重要平台。“我们黄河博物馆的观众接待量明显上升,讲解服务也常常达到饱和。”张笑蕾说,博物馆不得不扩充讲解员队伍,即使这样,高峰期讲解员也要全员上岗。

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

“总书记提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张笑蕾说。

4月17日,黄河博物馆将迎来建馆68周年纪念日。作为弘扬黄河优秀历史文化、传播水利科学知识、宣传人民治黄成就、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平台,4年来,黄河博物馆在进一步做好展陈提升及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基地作用,积极开展水利宣传教育工作,还开展了以“黄河颂”为主题的一系列进社区、进学校、进部队等宣传活动。黄河博物馆还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水博物馆网络,在更大范围内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黄河优秀历史文化和水利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如何与时俱进讲好“黄河故事”?张笑蕾说,今年4月1日起,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开始施行,这意味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有法可依。“作为讲解员,也需要加强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把新时代的黄河保护和治理故事讲得更好。”

据悉,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黄河博物馆将更好地发挥窗口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扩大影响力,让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故事,在做好现有文物、史籍资料保护、利用工作的同时,广泛征集治黄图片和历史实物、史籍资料,加以保护、研究和利用;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丰富现有展陈,让展览更生动、体验感更强,让文物活起来;改进和增加服务设施、服务项目,用先进、科学的社会教育理念,更好地服务观众,让观众更好地了解黄河的自然史、文明史、治理史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治黄工作取得的成就,向世界提供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大江大河可持续利用、发展中的成功案例。同时,呼唤全社会行动起来,关注母亲河、保护母亲河。

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黄河博物馆一直在路上!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69847 2023-04-12 00:00:00 三 来黄河博物馆 听她们讲最美“黄河故事”KeywordPh助力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