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6版:中牟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Z06
中牟县“西瓜红”助力村民创造“甜蜜事业”
护士刘群鸽: 男子昏倒街头 跪地救人获点赞
保安慕学川: 孩子高热惊厥 危急关头施援手
志愿者孙超: 军帽送老兵 礼物暖人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红的是经济发展,甜的是群众生活
中牟县“西瓜红”助力村民创造“甜蜜事业”

本报讯 4月10日清晨5点刚过,家住开封市尉氏县庄头乡的杨大姐就匆匆出了家门,叫上同村的几个姐妹,骑上三轮车兴冲冲赶到中牟县刁家乡龙王庙村,这时,刁家乡的“育苗冠军”孔相军夫妻俩已在育苗大棚里开始忙碌。杨大姐和姐妹们拿出剪刀,蹲下身子,熟练开剪,剪刀剪断红薯苗茎的响声轻快又清脆。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守明惠 文/图

孔相军,46岁,龙王庙村人,今年育苗大棚面积共4亩,专门培育“西瓜红”红薯苗,去年一亩苗收入2万多元。孔相军培育的“西瓜红”红薯苗质量好,远近闻名,是名副其实的“育苗冠军”。一边剪苗的杨大姐告诉记者,她们每天清早5点多出发,骑车20多分钟就到了这里,下午5点下班回家,按日工算,每天挣100块钱。“俺几个提前就跟这里的胡社长联系好,一到剪苗季节就通知俺们来干活儿。”

几乎同一时间,和孔相军家一路之隔的龙王庙村育苗专业户马大姐家的育苗棚里,马大姐正带领五六个姐妹紧张有序地剪苗,剪刀一开一合,薯茎应声而断,一次剪10株放一堆,十堆捆成一捆,一捆100株。马大姐说,家里今年一共建了3个育苗大棚,总面积三亩多,一株“西瓜红”红薯苗现在的行情可以卖一毛五六,一亩能卖一万多块钱,从4月上旬开始种春地红薯(也叫植红薯)可以持续到6月收麦子之前的蒜茬红薯、油菜茬红薯和麦茬红薯。

上午10点多,马大姐家的育苗大棚外,韩寺镇古城村68岁的王聚安正噙着一支烟,悠闲地坐在三轮车上,“等她们把红薯苗剪好了,码齐了,扎好了,装上车,我就拉上红薯苗回家。”王聚安说话不紧不慢,“昨天晚上我就联系了胡社长,让他给我安排好,今天一大早来买红薯苗,龙王庙的‘西瓜红’苗好啊,谁不知道!今年俺家还是种两亩红薯,一亩地卖个小万元,够花的了。”

尉氏县的杨大姐和王聚安嘴里说的“胡社长”叫胡海伟,刁家乡龙王庙村人,中牟县海伟农牧科技合作社负责人。

天将午,胡海伟骑着小电车风风火火赶到记者正在采访的育苗大棚区,“从昨夜黑儿到现在,我的手机几乎就没消停过,外村外乡外县要来买红薯苗的,村里育苗专业户要卖红薯苗的,外面工人要来剪红薯苗的,还有经销农资化肥的,都是给我联系,睡觉吃饭都不让你安生。”胡海伟笑着对记者说,“没办法,谁叫咱龙王庙的“西瓜红”叫得响呢!”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身为中牟县海伟农牧科技合作社负责人,苗农们前呼后拥的“胡社长”,其个人也有育苗大棚11座,面积11亩,“去年卖苗钱毛收入20多万元,去掉人工费,净收入17万多元。”胡海伟说。

胡海伟说,龙王庙村种红薯卖红薯挣得最多的是李庄国。56岁的李庄国告诉记者:“去年俺家种了5亩红薯,净卖了55000块钱,价格还比市场上一斤少卖了5分钱。”李庄国说,“今年俺家种8亩红薯,估摸着会卖个10万多吧。”

龙王庙村党支部书记李广林告诉记者,目前龙王庙村共有“西瓜红”育苗大棚30多个,育苗面积30多亩。“一茬苗可以栽种300亩,前后可以剪10茬,30亩红薯苗可以栽种3000多亩红薯,经济效益还是很乐观的。”李广林说,龙王庙的“西瓜红”,红的是经济发展,甜的是群众生活,这就是龙王庙村父老乡亲“甜蜜的事业”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70546 2023-04-14 00:00:00 五 中牟县“西瓜红”助力村民创造“甜蜜事业”KeywordPh红的是经济发展,甜的是群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