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三月三 拜轩辕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6
第十六届黄帝文化论坛圆满闭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担当”为主题进行精彩阐释
第十六届黄帝文化论坛圆满闭幕

本报讯(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杨宜锦/文 马健 周甬/图)文化力量,永无穷尽。昨日下午,第十六届黄帝文化论坛在黄帝故里新郑市圆满落幕。

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担当”,阐释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力量,呈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经验成果,探讨新征程上文化自信自强的方法路径,站位高远、立意精深、成果丰硕。

回顾本届论坛,先后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韩庆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贾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李玉赋,河南青年电视文艺导演、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总导演陈雷,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乔清举等登台演讲。

当天,来自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社科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首都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湖州发展研究院、陕西宝鸡学院等全国及地方学术团体、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湖北随州、湖南炎陵、山西高平、浙江缙云、新疆和田、天津等炎黄圣地和友好县市代表及新郑市各界群众代表,倾听了嘉宾们的精彩演讲。

文化传承

一脉相承

李玉赋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担当》。

李玉赋认为,黄帝文化是源头文化、血脉文化、根基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几千年来鼓舞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李玉赋说,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

“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凝结而成的和平观点、价值理念以及人文精神等,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化支撑。”李玉赋表示,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汲取适宜时代发展的思想精髓,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传统文化

时代共情

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代共情?陈雷结合文艺节目导演实际集中阐释。“我们的优秀文化如何输出到国外?能够让老外觉得OK认同,甚至高度认同。”陈雷说,那就要真正去抓住每一个受众,与之产生内心共鸣。

陈雷认为,自己的创作要与时代共情,从观众的原点出发,那就要依靠传统文化,找到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的创新密码,让中华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才能真正与这个时代共情。

陈雷把自己的创新密码概括为——奇妙游。“我们用‘奇妙游’的思想、思维,重新打开传统文化。”陈雷说,“奇”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让观众关注到;“妙”是你给到这些感受之后,观众内心产生振动波动,与你的情绪、你的思维产生共振;“游”的意思是从线上到线下,虚拟现实结合,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受。

我们应有

文明自信

“我们的文明原则一直是仁义、道义,这个原则表现在现代化的模式上、道路上,就是一个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乔清举以清晰的逻辑梳理了中国过去、今天,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以更广阔的视角阐释了中国与世界、与全人类发展的关系。

乔清举说,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但是,康庄大道不是平坦的,这个道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甚至惊涛骇浪的冲击,我们要敢于善于做好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各种斗争的准备。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乔清举说,未来人类文明一定是更加和谐美好、崇尚合作、崇尚互鉴、崇尚共赢。我们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四个自信,同时也有文明自信。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有其内在的道义支撑,有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有厚德载物,对于世界、对于他国、对于其他民族的包容。这样的文明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对于这样的文明,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

黄帝文化是中国式

现代化的血脉基因

马平安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帝文化基因》为题作了演讲。他认为,黄帝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血脉基因,黄帝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相融相通。从广义上来说,黄帝文化包括黄帝时代先人所创造的智慧,也包括历代对黄帝文化的弘扬、传承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帝文化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长流不息、奔腾向前的一条大河,黄帝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长江和黄河。因此,我们要搞中国式现代化,要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离不开黄帝文化积极的因素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帝文化基因,马平安表示,今天讲的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黄帝文化基因,黄帝文化最大的文化基因就是治国理政文化。首先,黄帝时代先民人口巨大增长,黄帝治理天下,建立新秩序,开辟新时代,与今天的时代相同。黄帝时代治理国家是希望百姓富足,同时也希望社会公平,跟今天强调共同富裕是相同的。黄帝时代开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今天咱们讲的人和社会和谐、人和自然和谐现代化也是相通的。

“黄帝时代强调合和文化,第一个‘合’就是一人一口饭,就是合作,合作和平是黄帝文化的内涵,也是今天我们尝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种探索的模式。”最后,马平安以掷地有声、激情昂然的话语结束了整个演讲。

黄帝是一个时代

不是某一个人

“黄帝是一个时代,不是某一个人,是那个时代的一群精英,共同创造了黄河文化或者叫黄河流域、黄河中游地区古国时代和古国文明。”王巍以《考古发现所见黄帝时代的文明与社会》为题,用丰硕的考古成果呈现了仰韶时代的文化与社会,梳理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脉络,展示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的文化基因和文明图景。

关于黄帝,很多历史文献都有记载,但对于黄帝时代究竟是哪一个时代,学术界一直持有不同意见。论坛现场,王巍把在探源工程当中关于黄帝时代文化和社会,用庙底沟遗址、双槐树遗址、铸鼎原遗址、青台遗址、孟津妯娌遗址等大量考古遗址的发掘成果进行了例证。他认为,5500年前到5000年前这个阶段,黄河中游地区文化快速发展,社会出现明显的分化,所以考古学一般把这个时代认为是黄帝时代。

5500年前到5000年前,社会发展中心从河南西部迁移到河南中部郑州西部这一带,这一时期社会分化更加严重,有了成组的高等级建筑,进入到古国时代。我们认为这个古国时代就是黄帝炎帝活动活跃的时期。从这个时期开始一直到尧舜禹,形成的宇宙观、龙的信仰等,对后来包括宫室制度、中轴线理念,对后来中国几千年相应的宇宙观、信仰和宫室制度产生深刻影响。所以这也是考古发现能够证明黄河流域文化是中华文明主根主脉。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72040 2023-04-22 00:00:00 六 第十六届黄帝文化论坛圆满闭幕KeywordPh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担当”为主题进行精彩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