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三月三 拜轩辕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5
鼓声阵阵 擂响乡音喜迎四海宾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鼓声阵阵 擂响乡音喜迎四海宾朋
擂响《迎宾鼓》
高举华盖迎嘉宾

巍巍具茨山,悠悠溱洧情。

昨日上午,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华夏儿女相约具茨山下,认祖溯源、拜祖寻根,祈福中华、携手梦圆。

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疫情之后首次恢复现场拜祖,海内外嘉宾相约黄帝故里。黄帝故里园区新貌首次亮相,“云拜祖”平台开启全新体验……今年拜祖大典亮点纷呈。

新貌新颜,黄帝故里园区喜迎四海宾朋

作为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一大亮点,改造提升后的黄帝故里园区以崭新面貌首次亮相于全球华人面前。

黄帝故里园区从南至北,共有五大景观。无论是黄帝老家“前客厅”、展示新郑千年历史变迁的故里广场,突出“老家河南、根亲中国”文化底蕴、开启寻根拜祖之旅的寻根门广场,在广场中央建有系祖坛、寓意心系始祖的同心广场区,还是祠前新建轩辕桥与明代古轩辕桥形成双桥奇观的故里祠静心园,抑或是北枕轩辕丘、南接故里祠的拜祖广场,处处体现出黄帝故里已然成为“全球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再来一遍,把我们最好的状态拿出来……”昨日早上8时30分,距离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开始还有1小时,在寻根门处,塔沟武校的教练白骏扬正带着学员做最后的《迎宾鼓》排练。60名武校学员面前各放着一个姓氏鼓,他们整齐划一有节奏地敲响大鼓,阵阵鼓声激荡人心、催人奋进。路过的四海宾朋不时驻足观看,并拿起手机拍照或录下视频。这振奋人心的场面背后,是教练和学员近十天来每天苦练七八个小时得来的。白骏扬说:“既然叫《迎宾鼓》,我们就需要卡着鼓点儿,敲出气势、威武和庄重。鼓点一致、鼓声远扬,才是迎接嘉宾的热烈气氛,让全球华人有‘回家’的感觉。”

15岁学员柴博远敲的是“姜”姓鼓。他满怀信心地说:“我必将全力以赴,敲出最有气势的《迎宾鼓》。”同样15岁的学员聂富强透露,父亲得知他今年要参加拜祖大典表演的消息后,非常骄傲,百般叮嘱一定要好好表演。敲“葛”姓鼓的单政国今年16岁,他说身为炎黄子孙,参与拜祖大典表演非常光荣和自豪……

大典结束后,白骏扬告诉记者,所有学员都出色地完成了《迎宾鼓》表演,并表示:“如果明年拜祖大典还需要我们表演,我们定会义不容辞!”

迎宾表演,尽显“河南老家”传统礼仪

寻根门广场上,迎面24杆华盖肃然挺立尽显庄严巍峨,24面旌旗随风招展奏出猎猎风威。负责华盖和旌旗演出的教练张志豪和48位学员同样来自塔沟武校。大典开始前,他们主要在寻根门两旁迎宾。大典正式开始后,他们将拿着旌旗和华盖走进拜祖广场。

“动作看似简单,但演员的站姿、身体状态和面部表情都必须时刻做到位,尤其是面部表情,要全程保持微笑,给宾客们带来亲切感。全程表演下来,孩子们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的,非常棒!”张志豪说,和许多演员一样,自己是第一次现场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非常激动,“华夏儿女齐聚新郑,表达对人文始祖的敬仰。我们要拿出全部的激情和力量投入表演,才不失黄帝故里和‘老家河南’的礼仪。”

沿着神道来到系祖坛,悠扬的古筝声吸引着诸多嘉宾驻足聆听。

系祖坛上的古筝演奏《黄帝颂》也是今年大典的亮点之一。“我们有133位演奏者,弹奏着133把古筝,已经排练一个多月了。今天终于能在大典现场演奏,大家心情都非常激动!”黄河科技学院古筝教师蔡冉告诉记者,大部分演奏者都是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希望来到现场的嘉宾听过我们的演奏,不仅能感受到古色古香的韵味,还能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虽然排练很辛苦,但是一想到能在这么隆重的大典上弹奏,我们就都坚持下来了。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明年还能参加拜祖大典的表演,感受这样的氛围。”黄河科技学院大一的学生董千会是133名演奏者中的一员,第一次参加拜祖大典的她很兴奋。

请继续阅读A06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72172 2023-04-23 00:00:00 鼓声阵阵 擂响乡音喜迎四海宾朋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