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三月三 拜轩辕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7
唱响心声 感受黄帝文化源远流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上接A06版
唱响心声 感受黄帝文化源远流长
大典现场再现汉代乐舞盘鼓舞

九项仪程,华夏儿女祈福中华

拜祖大典现场,志愿者神采奕奕。引导组的志愿者们面带微笑,带领嘉宾进入指定位置。“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作为炎黄子孙,能参与拜祖活动觉得很荣幸。”来自郑州城轨交通中等专业学校的高二学生王天乐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共派出50名学生,主要负责现场引导、秩序维护等工作。

9时50分许,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正式开始。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每位海内外宾朋拜祖,成为拜祖大典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拜祖大典共有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等九项仪程,既沿袭古礼,又注重与时俱进,彰显文化内涵。

在“乐舞敬拜”环节,再现汉代乐舞盘鼓舞,是这次大典的又一次新尝试。2000年前黄河流域孕育出的汉代乐舞盘鼓舞,是舞者在盘或者鼓上跳踏表演的一种形式。舞台上,优美的舞蹈,配上郑地的古调《诗经·郑风·子衿》,古时今日,共敬先祖。

“在很多诗歌辞赋中常有对于盘鼓舞的描述。而且在考古挖掘出来的画像砖、铜镜、陶俑上也有很多体现,在河南很多地方也都有出土。史籍和文物也彼此印证了这样一种兼具着刚柔美感的舞蹈。但是很可惜,后来失传了。”礼学指导张晓龙介绍说,幸运的是,在北京舞蹈学院孙颖教授的研究创作下,盘鼓舞又重新活了起来。

高唱《黄帝颂》,用音乐表达对轩辕黄帝的敬仰之情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中华炎黄。薪火相传,盛世未央。华夏各族,中原家乡……”“高唱颂歌”环节,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歌手——温兆伦、孟庭苇、彭永琛和白雪领唱,56个民族的演员以及少年儿童合唱团、百名混声合唱团共同高唱《黄帝颂》。悠扬的歌声响起,现场人员不禁跟着熟悉的旋律唱和起来。

“我本姓陈,陈氏发源地为河南淮阳。今天能现场领唱《黄帝颂》,非常骄傲。”孟庭苇表示,循着人文始祖的足迹,来到黄帝故里寻根拜祖并献唱,深深地感受到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地,共拜先祖已成为凝聚炎黄子孙心灵相依的精神纽带。

彭永琛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来到新郑参加拜祖大典,充满感恩之心和崇敬之情,拜祖大典现场非常震撼。“身为炎黄子孙,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黄帝文化”。

白雪说,黄帝故里园区处处凸显庄严神圣之感,时时能感受到黄帝文化的源远流长。“能够用音乐来表达对轩辕黄帝的敬仰之情,非常幸福。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土地与五谷向来密不可分,古代中国把社与稷合起来敬奉,是每年重大典礼活动之一。今年,“祈福中华”环节集结了全国各地五色土和丰收的五谷,由社会各界祈福嘉宾走上拜祖台向黄帝敬献。此外,20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祈福嘉宾还手持吉祥祝福印章在长达20多米的黄河图画卷轴上盖印,代表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祝福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伟大祖国国泰民安、人类世界和平和谐,向世界庄严传递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好愿景。

“天地人和”环节,拜祖广场上,巨大的“天地人和”逐渐形成,手中的心愿气球绘一笔期盼,写几行希冀,飞向星河,生动人间,华夏儿女共同祈福中华之盛世。

请继续阅读A08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72176 2023-04-23 00:00:00 唱响心声 感受黄帝文化源远流长KeywordPh上接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