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M04版:中原时报 关注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讯 近日,西流湖街道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以“1234”工作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见行见效。 “1”是优化“一个专班”。在巩固和深化以往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畅通信息通报、沟通协调、意见反馈渠道,为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是制定“两套制度”。“走访制度”定期开展领导班子“包联企业大走访”活动,对辖区2家规模工业企业、8家限上商贸批发零售业、3家重点项目实行干部包联服务,广泛收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监督制度”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专班,采取定期会商、联合督查、线索处置、通报情况、提出建议等方式,促进监督监管同向发力,层层压实优化营商环境责任。 “3”是建立“三张清单”。建立“日志清单”“周度清单”和“月度清单”制度,构建“每日通报、清单管理、台账销号”管理的工作机制。街道确立4大项10小项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完成时限和具体责任人。 “4”是营造“四种环境”。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营商“硬”环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软”环境,建设企业服务驿站和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构建新型政商“清”环境,开展“三清单一承诺”,建立专责信访举报渠道;营造宽松优良“新”环境,开展人才政策大讲堂活动,助力企业吸引人才、延揽人才、留住人才。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曹立悦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