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3版:郑东时报 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焦
郑东新区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东新区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稳步推进公办园“托幼一体化”建设

随着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托幼一体化”成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幼有所育”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意见》精神,2023年,郑东新区统筹规划、科学施策,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公办园“托幼一体化”工作,有效减轻了家庭生育、养育负担,进一步促进了婴幼儿健康成长、广大家庭和谐幸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记者 马雁 王阳/文

郑东新区教文体局供图

聚焦试点先行 统筹规划抓布局

今年年初,结合全区实际,研究制定了《郑东新区公办园“托幼一体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就近可及、普惠公平、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原则,确定了区二实验、永嘉一幼、商都一幼等7所试点园,统筹推进区域“托幼一体化”建设工作,力争到2024年秋季学期实现“一突破、两跨越”工作格局。

目前,郑东新区7所试点园已全面启动,共设立托班7个,接收幼儿百余人,实现了公办园“托幼一体化”服务零的突破。计划2023年秋季学期,辖区内幼儿园根据区域位置和周边小区入托需求,再增加不少于10所公办园开办托班,全区将有30%左右公办幼儿园开办托班,实现第一个跨越;2024年,新建、改扩建的幼儿园原则上都要开设托班,现有的公办园在确保小班幼儿入园的基础上,托班能开尽开、应开尽开,力争全区不低于50%的公办园开设托班,实现第二个跨越,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聚焦教研培训 规范引领求提升

抓园长班子建设“强心”。定期组织召开试点园园长工作例会,通过阶段性工作汇报分享经验做法,梳理存在问题,研究解决策略。同时,要求各试点园园长将托班工作作为每周园级例会的议题进行专项安排部署,多维度、多举措提高园长思想认识,从园长层面达到“强心”。

抓教师培训引领“强脑”。经前期调研,试点园老师多数为转岗带托育班,存在经验欠缺等问题。为此,学期初就组织开展了试点园业务负责人和托班教师专业培训,通过5天实操和理论的集中学习,使老师们能快速适应托育班工作,同时,每月不定时邀请专业教师进行入园实践指导,提高工作专业性和针对性。

抓教师教研推进“强本”。以“明方向、研过程、抓落实,见成效”高标准的工作要求,推动托班工作有序、科学、规范推进。每周一次园级小教研、每两周一次区级大教研。目前,全区试点园已经开展五次大教研,每次大教研紧紧围绕两条主线:形而下的问题研讨和形而上的试点园成果推广。计划本学期结束前初步形成“三书一册”的有形教研成果,即托育课程指导书、教师家园工具书、托育专业理论书和区级活动册,为后续试点园工作的高质量推进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抓每月走访活动“强基”。每月组织专人到试点园进行调研走访,走访活动由最初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扩充至各园业务负责人,通过集中走访,相互了解各园托育班常态工作的开展,结合实际需求,取长补短,优化策略,同向同步推进。

聚焦儿童发展

多彩活动遇美好

公办园“托幼一体化”的主体是儿童,为使托班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各试点园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暖心家访安家长之心。试点园秉承“六心”家访原则,即爱心、细心、暖心、开心、放心、安心,采用“七个一”的方法,即一个约定、一个礼物、一个介绍、一个游戏、一个通知书、一个合照、一个好朋友,为幼儿开启顺利入托奠定良好开端。二是爱心阶梯安儿童之心。各试点园搭建“五步走”的阶梯缓坡策略,即亲子陪伴1小时的温暖感、初次体验2小时的新鲜感、快乐游戏3小时的体验感、半日活动4小时的安全感、一天活动的秩序感,在整个入园阶段重在“适应”,帮助幼儿融入集体,熟悉幼儿园环境,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三是温馨环境安师生之心。环境是无声的教师,是一种“隐性课程”,托幼班是“小版”的幼儿班,是最柔软的群体。为此,创设环境的第一理念就是“家”一样的环境,各试点园遵循“精构思、精制作、精选材料”的原则,创设九大区域,处处有幼儿参与的痕迹,让幼儿看到环境中有“我”的功劳。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77497 2023-05-25 00:00:00 四 郑东新区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KeywordPh稳步推进公办园“托幼一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