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1日,郑东新区生物多样性日活动在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
据了解,今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旨在推动“昆蒙框架”的实施,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郑东新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是郑东新区专门用于宣传、教育和普及生态环境知识的场所,是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拓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渠道和方法,利用基地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在保护自然生态、保护野生动植物、自然和人文遗址等方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从而推动全民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升。
为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取得最佳效果,活动筹备期间特别邀请专业儿童剧编剧围绕森林、湿地、海洋、草原、城市等五个生态系统进行原创编剧,邀请来自郑东新区辖区的20余名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参演,从而使受众多元化,活动效果佳。
活动还特别设计了“生态寻宝记”的游戏环节,邀请参与活动的小学生们在现场“寻宝打卡”,回答正确关于生态环境知识的问题即可获得一枚定制印章,集齐全部5个印章即可到指定地点兑换文具盒、笔记本、卡套等定制礼品,活动还特别设计了“隐藏印章”一枚,鼓励参与活动者主动与他人展开交流,达成“5+1”成就后,可额外获得一份小礼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郑东新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所在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郑州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建设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的重点项目,对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等国家战略承载工程意义重大,可为郑州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文化支撑。
记者 王阳 通讯员 毛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