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6版:城长之恋 上一版3  4下一版
A
筑巢引凤 抢占百舸争流“人才高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航空港区
筑巢引凤 抢占百舸争流“人才高地”

梧桐萋萋,有凤来栖。活力十足高质量发展的河南郑州航空港,贴心的人才政策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个个“金凤凰”在这里投资创业、安家落户,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王军方 通讯员 师文萍 王月 周梦文 代娣 李风卫 张帆 翟昂 文/图

“建筑人”梁羽

从5人到500余人 和航空港区一同奋进新征程

“我们公司已由成立初期的5人发展成为如今的500余人,正在向百亿城建公司的目标奋进。”梁羽口中的变化,仅仅用了4年。

梁羽是山西阳泉人,2006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央企从事建筑业相关工作。2019年12月27日,中交一航局城市建设工程(河南)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梁羽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梁羽管理的中交一航局城市建设工程(河南)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驻豫中央建筑企业,主要从事建筑业相关业务。

2021年5月,中交一航局城市建设工程(河南)有限责任公司落户河南郑州航空港。“自从计划入驻郑州以来就在跟各区接触,我们被航空港区创业的精神面貌和政策环境所吸引,最终落户航空港区。”

“创业导师”詹望

7年引进企业200余家

“郑州市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成长型企业家、河南省创业导师、郑州市创业导师、郑州青年创新创业先进个人、郑州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郑州航空港区青年五四奖章……36岁的詹望众多荣誉加身。

2016年,他看中了河南郑州航空港未来的发展空间和优质平台,来到了航空港区发展。现任郑州台科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詹望先后引进各类企业200余家,服务各类专家项目100余个,打造孵化服务平台,获得政府政策支持3000余万元,累计协助企业落实政策资金1亿元。

90后创业者何宝瑞

毕业两年后创业 公司年营业额超千万元

河南正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宝瑞是河南新乡人。2015年,毕业两年的何宝瑞牵头,创办了河南正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2019年,公司从三门峡搬迁至郑州。“结合对郑州几个区的考察,我们最终选择将公司迁至航空港区。”何宝瑞说,“航空港区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优厚的政策环境和配套服务,这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也是最吸引我们的。”

2021年,他的公司申请水利部工程质量检测甲级资质证书时,需要办理前置审批手续。航空港区市场监管局开通绿色通道,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了前置审批手续,随后顺利拿到了水利部的甲级证书。

如今的正诚,已发展成拥有高、中级技术职称25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证书6项,年营业额超千万元的科技型企业。

工程建设者许二雄

投入航空港区建设热潮 见证十年蝶变

宝冶(郑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总工程师许二雄,是航空港区十年蝶变的见证者。

2014年,刚毕业的许二雄通过校招进入了宝冶(郑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那时,航空港区刚刚提出十年大发展的口号,各种项目亟待建设,正需要相应的人才。”带着满腔热情,他一头扎进当时几乎还是荒地的河南郑州航空港区,汇入了航空港区建设热潮。

如今,许二雄成长为拥有河南省工程建设一等奖、河南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先进个人、2021年度郑州市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总工程师、河南市政工程金杯奖、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奖二等奖等诸多荣誉奖项的项目总工程师。

“新农人”王偌飞

发展以七大产业环节为核心的数字辣椒产业

今年35岁的河南益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偌飞,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还是激情满满。

2019年5月,经过多次考察,王偌飞告别打拼多年的深圳,回到河南成立了河南益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3年多时间里,他带领团队推出以“种、管、收、加、储、销、服”七大产业环节为核心的数字辣椒产业发展,促进农户亩产经济效益增收2000元以上,还带动近4000农户,辐射产业园区内种植面积近10万亩。

如今的益民控股公司已成为以现代化辣椒种植技术为核心推动辣椒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的农业高新技术龙头企业。

返郑创业者马康

创办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年营收上千万元

41岁的马康,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郑州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他曾在尚德集团、汉能集团等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工作。2021年,他联系朋友返郑创业。同年和朋友创办了中科威客科技(河南)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及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化服务方向,立足于郑州航空港区,集“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高层次人才服务及科技孵化”为一体的专业化科技服务平台,先后获得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郑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荣誉。

航空港区向这家企业提供免租场地、协助企业对接、提供资金扶持、解决员工住宿等帮扶政策。去年,这家创业公司经营收入1100万元。

返乡就业者胡帅

用更多科研成果助力行业发展

返乡工作已有13载,河南牧翔动物药业研发副总监胡帅认为,自己当初选择回到郑州、入职位于河南郑州航空港区的牧翔药业非常正确。

2010年,他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牧翔动物药业开始从事研发工作。牧翔动物药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不仅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和人才平台,还拥有几十名核心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与全国2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

依托优质的平台和强劲的科研力量,胡帅带领研发团队成功在兽药、制剂等多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获得多项专利。去年,包括胡帅在内的多位牧翔药业科研人员入选了2022年度郑州市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名单。

“企业干将”胡程辉

深刻感受到航空港区对人才的关爱与重视

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赛项银牌、河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二等奖、郑州市第七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赛项第三名……胡程辉获得过很多奖项。

胡程辉出生于1992年,2015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现就职于郑州光力瑞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名划片机电气工程师。

“航空港区的工作环境特别有利于人才的职业发展。”回忆起当初毕业从焦作来到郑州的选择,胡程辉说,“在航空港区工作了这么久,深刻感受到航空港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关爱与重视,期待航空港区继续加大人才吸引政策力度,同时希望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航空港区建设中。”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78396 2023-05-30 00:00:00 二 筑巢引凤 抢占百舸争流“人才高地”KeywordPh航空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