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9版:城长之恋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与城市共成长
跟随一汽-大众,邂逅“河洛汇流”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行走河南”黄河文化探访之旅走进巩义
跟随一汽-大众,邂逅“河洛汇流”
一汽-大众保驾护航,探访团队走进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石窟寺

“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这里是河洛巩义,一座拥有独特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通过交融和合而成的历史文化名城。5月19日,由一汽-大众SUV特别支持的「豫揽山河·追光而行」2023“行走河南”黄河文化探访之旅来到此行第二站——河洛巩义,依次走进黄河与伊洛河交汇处、石窟寺、康百万庄园,探寻人文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魅力巩义。

邂逅“河洛”,观赏奇特“鸳鸯涡”

黄河之水天上来,以“怀山襄陵”之势,一路奔腾;伊洛河之水,自西南而来,逶迤湍流、碧波荡漾。当黄河与伊洛河在巩义河洛镇相遇,一浊一清、河洛分明,形成独特的“河洛汇流”盛景。上午10时,采访组从郑州来到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

巩义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星理介绍说:“黄河与伊洛河在这里交汇,从空中俯瞰,‘河洛汇流’的景象一览无余。黄河含沙量大,水色呈黄色,而伊洛河在经过上游泥沙沉淀后则是清水黄河的样貌。当万顷澄碧与泥沙黄河相拥,在伊洛河注入黄河入河口便形成了眼前的奇观,水色清浊分明,仿佛一盘浓重的黄色‘颜料’打翻在了一片青绿之中,一清一浊形成‘泾渭分明’的现象。伊洛河汇入黄河时有一道明显的界限,左边绿色、右边黄色,像极了超大‘鸳鸯涡’。”

临别时朱星理向探访团队发出邀请:“现在已进入夏日,6月底汛期时黄河小浪底会调水调沙,届时你们再来,就会看到更清晰的‘鸳鸯涡’。”

随后,探访团队继续前行,来到了位于巩义河洛镇寺湾村的石窟寺,该寺坐落在黄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岭之下的大力山。

“这里是唐玄奘(《西游记》中的唐僧)出家的古寺,巩义石窟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北魏皇帝、皇后举办礼佛活动的场所,也是北魏皇家开凿的大型石窟之一。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历代相继在此凿龛造像,初名希玄寺,唐代改为净土寺,宋时称大力山十方净土禅寺,清代至今称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导游小刘介绍说,“寺中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其中《帝后礼佛图》是我国现存的石刻图雕(另一处位于龙门石窟的已不存在),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康百万庄园 探寻发家致富之道

在巩义康店镇苍翠的邙岭与美丽的洛河掩映中,矗立着一座历经沧桑的古老庄园。她像一座历史博物馆记录着康家创业时的艰辛、如日中天时的辉煌和衰落时的苍凉,记录着兴盛12代400余年的豫商传奇。下午,探访团队走进了这座“豫商家园”康百万庄园,探寻这个家族发家致富之道。

所谓“康百万”,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明清以来对以康应魁为代表的整个康氏家族的统称。至于名字的由来,则是康家曾经接驾过逃难至河南的光绪、慈禧,并向清廷捐助饷银百万两,因而被慈禧御封为“康百万”。

据介绍,康百万庄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240余亩,是山西乔家大院的10余倍。

“天下之本在家”!在康百万庄园不难注意到,有许多经典的“匾额”,其中有这么一块名为“留余匾”的让人印象深刻,“留余匾”有着全国“十大名匾”之一的称号。据说,其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也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留余”匾造型独特,形似一面展开的上凹下凸型旗帜。上凹意为: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下凸意为: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子孙。因而,在康家400年的豫商传奇中,“留余”思想始终伴随着康家人。

“康家400年的繁荣有迹可循,‘家风’才是精髓。”巩义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宣传科主任张淑晓感叹说,“就是这个家训,以及在庄园内随处可见的‘克慎厥猷’‘疆勉学问’‘致中和’等匾额,时刻提醒着后人,唯有‘读书’‘行善’‘谨慎’,才是让康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樊无敌 陈君平/文 徐宗福/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78445 2023-05-30 00:00:00 二 跟随一汽-大众,邂逅“河洛汇流”KeywordPh“行走河南”黄河文化探访之旅走进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