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8版:城长之恋 上一版3  4下一版
A
助力平安郑州建设 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
助力平安郑州建设 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通过开展志愿律师办公室工作,让志愿律师深入基层、贴近民生,切实解决当地困难群众的法律问题。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多年来,积极维护广大困难群体和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平安郑州作出应有贡献。2022年,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指导下,在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和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财政局、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虽然疫情反复发生,影响了基金会的工作开展,但整体工作仍稳步向前发展。

今年,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将立足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募集资金为困难群体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法律需求和援助服务,为郑州全力以赴拼经济提供内生动力,助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谐发展。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 文/图

■回首2022

让广大群众和民营企业近距离接触法律服务

立足社会实际 开辟新项目服务更多困难群体

2022年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金会加大资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力度,重视困难群体的新期待、新诉求,同时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指导下,做好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郑州市工商业联合会、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的项目合作。帮助民营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促进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做好民营企业员工法律援助工作,让广大群众和民营企业都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法律服务,将基层的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之中。

加强和郑州市的律师事务所、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合作,积极推进志愿律师五年行动计划。加强与高校大学生以及法律援助等公益组织的联系,资助其进行法律援助活动。资助非营利民非组织和律师事务所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加强和非营利民非组织的合作,利用合力,做大做强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工作。根据中央两办文件精神,搞好幼儿保护工作,建立幼儿维权保护项目平台,开辟新的法律援助合作项目领域,服务更多的困难群体。

开展“三进”活动 营造全民“向善、从善、行善”的慈善氛围

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法律援助的宣传工作,通过网站、电视、报纸、新媒体宣传,提高了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的知晓度; 通过展示基金会的法律援助案例、以案说法等,提高了群众对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的认识、加强了群众的维权意识。基金会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对幼儿园的法律保护的指示精神,建立幼儿园法律援助与服务平台,为幼儿园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通过设计公司,把志愿律师代理的典型案例制作成动画小故事,用大家喜爱的抖音形式播出,每个故事结束后都有案件点评。通过抖音平台宣传,让大家了解到相关法律知识,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法律援助公益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基金会还和郑州慈善总会联合实施开展法律援助法、慈善法、民法典宣传活动,并开展“三进”活动,即进乡村、进社区、进中小企业进行法律援助和慈善项目宣传; 志愿律师在乡镇(办事处)、社区、公园、集市、校园、工厂、工地等场所进行普法宣传,共同营造全民“向善、从善、行善”的慈善氛围,鼓励大家行动起来,共同做公益、做慈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抓好项目落实 为法律援助提供资金支持

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基层志愿律师法律服务能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志愿律师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志愿律师开展疫情防控和普法宣传,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志愿律师努力工作,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树立了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2022年,该基金会共办理案件394件,法律咨询5500余人次,公益资助金额169.8万余元,受益群众达5500人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项目工作的落实促进了基金会募捐工作的发展。2022年3月18日,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举行了慈善捐赠活动。在捐赠仪式上,河南东方宇亿置业有限公司现场捐赠20万元、郑州昌煜实业有限公司捐赠5万元。名誉会长康定军为捐赠企业颁发了捐赠证书并授牌。

此次捐赠活动为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资金,让基金会为进一步发展中小微企业及对更多需要帮助的各界社会人士的法律援助提供了资金支持。

基金会工作重点是募集资金,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每年都积极开展“9·9公益日”募捐活动,积极倡导身边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并奉献爱心,通过个人、律师、企事业人员、团体进行“一起捐”。通过募捐活动,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的慈善扶贫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基金会还鼓励社会各界及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募捐,为困难群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法律服务、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好交流培训 提升志愿律师等人员的法律服务水平

为提高志愿律师及基金会工作人员业务工作能力,基金会举办培训班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志愿律师及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基金会还加强与省内外兄弟基金会的交流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促进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全面发展。

2022年8月,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召开志愿律师工作培训会。河南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邓先军、郑州大学法学院原院长田土城教授、河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局科长马贞贞对各县(市、区)的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和志愿律师等100多人进行了业务指导、培训和授课。

田土城讲授了《民法典时代法律人的基本素质》,马贞贞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解读》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田土城和马贞贞的授课,志愿律师在对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案件的质量评估等方面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马贞贞在讲授中强调,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危济困、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公益事业,也是体现政府责任的良心工程。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法律援助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国家法治建设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培训会还对志愿律师2022年下半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各位志愿律师克服困难,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受援人、中小微企业的法律援助工作,以促进基金会工作的更好开展。

■奋进2023

为平安郑州平安河南建设作出新贡献

做大合作项目 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各项活动,推进基金会工作发展现代化,今年,基金会要加大资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力度,重视困难群体的新诉求,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及时资助、快捷办案;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指导下,做好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郑州市工商业联合会、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的项目合作。创新民营企业法律服务模式,以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让全市的广大群众和民营企业都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法律服务,将基层的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之中。

加强宣传工作 吸引更多爱心企业等关心、支持法律援助事业

积极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援助宣传教育,普及法律援助知识,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宣传捐赠单位的先进事迹,鼓励捐赠单位为法律援助事业积极作贡献。宣传法律援助公益律师的先进事迹,与新闻媒体合作,做好法律援助宣传。积极开拓法律援助宣传新渠道,利用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微信、抖音等新载体、新形式,寻求新合作、搭建新平台,积极宣传、扩大基金会的知晓度。选取基金会近年来资助办理的典型案例,拍摄法律援助系列片,做到以案释法、情法交融,吸引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关心、支持、赞助法律援助公益事业。

加强募捐工作 为开展各项法律服务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基金会将积极募集资金。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每年都积极开展“9·9公益日”募捐活动,号召郑州市志愿律师积极参加该项活动。积极准备参加“9·9公益日”募捐活动,在慈善中国备案、宣传志愿律师典型案例,编写成项目文案,积极在腾讯公益平台上传文案,审核上线、积极探讨募捐方案,积极倡导身边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并奉献爱心,通过个人、律师、企事业人员、团体进行捐款。募捐活动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进一步增强了慈善扶贫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基金会继续宣传鼓励社会各界及企业各种形式的募捐,为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开展各项法律服务提供一个坚实的保障。

举办业务培训 共同推动法律援助公益事业的发展

今年,基金会要加强业务培训、举办培训班,提高志愿律师及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3月10日,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在黄河饭店举行志愿律师工作培训会,特邀天津师范大学徐大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吴宏耀教授为大家授课。河南省法援中心主任郭琰,河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局二级调研员孙建、副主任邓先军、曹媛,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张勇赛、秘书长陈卫华参加培训活动,各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各律师事务所和志愿律师等100多人参加了培训。哈密司法局来郑考察交流的一行7人,也参加培训会。

徐大真对志愿律师进行了业务心理培训,授课题目是《法律援助中的几个心理问题——律师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主要从健康的三维模型及心理健康的标准、法律援助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律师的心理压力因素分析、律师的心理健康促进4个方面展开全面讲解。徐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法律援助过程中当事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讲解了律师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以及如何促进律师心理健康。

吴宏耀讲解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新格局、新起点》,对法律援助法的立法背景、法律援助法的创新与发展、法律援助法的制度亮点进行了讲解。吴宏耀提到,法律援助法开启了法律援助的新时代,法律援助法的立法精神是解决老百姓打官司难的问题。法律援助在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当中是一种带有公益服务精神同时可以弘扬正能量的法律义务,法律援助机构是法律援助服务的主力军,基层法律服务机构是法律服务的首要供给者。法律援助属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鼓励和支持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在法律服务资源相对短缺地区提供法律援助,让法律援助成为年轻律师“成长的摇篮”,成为中青年律师“安身立命之所”,成为资深律师“成就自我的手段”。

通过吴教授的授课,参会律师对法律援助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法律适用方面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吴教授在授课时,对志愿律师办理案件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下一步,志愿律师在办理案件中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各个案件的代理工作,在基金会的支持下,共同推动法律援助公益事业的发展。

工作培训会圆满结束,参会律师表示从培训中受益匪浅,不仅解答了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也为后续案件办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和依据。今后,他们将继续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服务好受援人,实现基金会对志愿律师的新要求、新期待。

设立行动计划 解决法律援助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基金会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基金会将努力做好募集社会资金、开展法律援助项目等主要工作,完成培训、交流、研究等主要任务,推动郑州市法律援助工作更好的发展。通过设立五年行动计划项目,建立志愿律师办公室,解决最基层、最边远地区困难群众的法律问题,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解决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将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新时代、着眼新格局、抓住新机遇,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增强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工作效能,为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平安郑州、平安河南、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78541 2023-05-30 00:00:00 二 助力平安郑州建设 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KeywordPh郑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