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郑州2/2023-05/31/A04/20230531A04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05
郑州“气质”不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气质”不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郑州蓝”成为常态 赵亮 图
我市先后完成华润电力、裕中能源、荥阳热电煤电机组先进煤耗改造
位于伏羲山的风力发电机组,为郑州人提供着清洁能源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马健 图

仰望苍穹,澄澈明净。掬一捧蓝天,蓝得纯粹,蓝得深邃。朋友圈里,晒晒自拍的“郑州蓝”,郑州人经历了从此前的惊喜意外到现在的习以为常。

在郑州植物园赏花的朱女士感慨:“这几年环境越来越好了。”家住金水区天明路怡丰新都汇的市民丰先生喜滋滋地说:“楼下就是公园,出门就是绿地……”

大气质量变化的背后,是无数人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以降碳为总抓手,促进减污、扩绿、增长协同目标实现,已经成为妥善处理四个方面复杂互动关系、统筹发展和减排的关键。

2022年以来,郑州市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国家、省市部署,不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任务有序开展。通过治理,目前郑州市主要污染物已大幅下降,优良天数从2015年的138天增加到2022年的222天,市民对蓝天白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越来越多,郑州市环境质量实现了历史性改变,达到了新评价标准实施以来的最高水平。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梁宸瑜

企业优化降碳 生活环境提质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阳光透过白云洒落在荥阳市的中部地区,这里坐落着国能荥阳热电。遥遥看去,两座冷却塔与一座烟囱呈三足鼎立之势,矗立在国电大道上,附近绿树成荫,沥青公路开阔整洁,近处的三两行人与远处的居民楼将这幅壮阔工业画卷点缀得更为生动。

国能荥阳热电成立于2006年4月,是我国以“上大压小”方式核准的第一台也是世界首台630MW “W”火焰炉超临界机组工程。2019年,国能荥阳热电完成了机组供热深度改造,2020年,完成郑西供热首站扩建,是郑州市热源核心之一。

为达到降碳发展目标,国能荥阳热电建设了2MW屋顶光伏项目,年减少煤炭使用量634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692吨、二氧化硫12.89吨、氮氧化物4.6吨。优化机组、供热运行方式,提高机组效率,降低供电煤耗,使每千瓦时供电煤耗降低4.5克。此外,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通过运输结构调整,预计年减少1.43万辆重型车上路行驶,降低碳排放2.3万吨。

郑州市始终牢牢把握“减污降碳”总抓手,协同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双碳”战略任务,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

2022年以来,郑州市先后完成了8家电力企业和25家非电企业名单更新、系统开户、配额分配、数据核查、碳数据上报等碳排放权交易各项基础工作,完成华润电力、裕中能源、荥阳热电煤电机组先进煤耗改造,全市累计引入外电234.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1.1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累计达到118.7万千瓦;累计新增集中供热入网面积533.5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203万平方米。市民的生活环境持续提质,幸福感不断增强。

工业升级减污 城市生产无尘

走进上街区龙江路9号,中部地区塑料软包装行业领军企业之一、郑州新生印务有限公司车间里,员工们正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整洁、高效”的感觉扑面而来。

4月19日,郑州新生印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时双双说:“为改造废气排放,自2018年开始,我们与多家RTO生产厂商接触,引用了最先进的废气处理设施RTO蓄热燃烧,后来又投入580万余元对废气处理工艺再次升级改造。”据时双双介绍,公司每年都会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一次年度废气检测及每季度一次的比对检测,使用RTO后公司每年废气排放量减少了2.23吨,排放量减少约74.1%,废气排放浓度每立方米仅3.85毫克,处理效率达99%以上,实现了超低排放,最终被评为A级企业。

同样经过深度治理改造的还有郑州亨瑞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位于新密市米村镇杨岗村,于2021年被评定为耐材行业环保绩效分级A级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锂电、光伏玻璃、浮法玻璃等行业。为开展环保深度治理,实施绿色化改造,该公司建成3000平方米密闭立体式原料库,将所有原料入库分类保存;对窑尾烟气进行精准改造,针对燃烧工艺特性,最终确定“干法脱硫、布袋除尘、SCR脱硝”的烟气治理工艺,满足公司窑炉治理需求,治理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氮氧化物≤50mg/m3,二氧化硫≤50mg/m3,颗粒物≤10mg/m3,最终达到耐材行业A级排放标准。

2022年,郑州深入开展了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持续推动燃煤设施清洁低碳改造,大力推进新能源车辆替代,紧紧围绕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等重点工作逐年高位推进,压紧压实各部门污染防治责任,全方位、立体化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对全市A级、B级、绩效引领企业、微涉气企业以及所有原辅材料全部完成源头替代的企业实施豁免管理,实施精准管控。

为保障民生福祉,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郑州市在减污降碳上下好了“先手棋”。持续推动燃煤设施清洁低碳改造,全市重点行业实现超低排放全覆盖、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全覆盖,水泥行业深度治理走在世界前列,并大力推进新能源车辆替代,新能源渣土车、水泥罐车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用不懈的努力,回应郑州市民的所想所盼,还市民更多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市民留住鸟语花香、城市风光。

生态保护扩绿 园林绿化增量

省道312生态廊道内,游路蜿蜒,树叶婆娑,游客在沿黄自然风光中品味浪漫和诗意;南环公园苏园中,山水和鸣,清音盈耳,市民在亭台水榭间感受园林的精致典雅;信步走过街角路边,满眼青绿,花枝摇曳,不经意间就会遇见方寸之美……

大河水黄,晴日天蓝。邙山下,黄河由西向东,在郑州市域北部穿行,流入平坦阔大的平原。成为网红打卡地的黄河滩地公园是郑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见效的重点项目之一。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遵循“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总要求,聚焦生态保护、污染治理、黄河安澜、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等重点,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化推进,认真梳理、研究和谋划,启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规划建设工作。“如今,郑州黄河湿地无序开发得到有效遏制和清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动物栖息明显增多。”说起这些变化,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很是欣慰。

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扩增城市绿地面积,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提升园林绿化内涵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增量、提质、升级,不断增进民生福祉。4月20日,周末带着孩子在郑州市植物园郊游的朱女士感慨:“环境好了,心里也舒心。”

十年来,郑州市建成区累计新建绿地面积15115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郑州市建成区有公园游园1603处,绿地总面积24617万平方米,比2012年底增长超一倍,绿地总面积实现倍增,并逐步形成了“两带、三圈、四心、九水、千园、三十一廊”的生态空间格局,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唯一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的省会及以上城市。

“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月20日,家住天明路怡丰新都汇的市民丰先生说,一路之隔的天明路东农业路南,原来是大片的批发市场,汽车乱停乱放、道路扬尘,2021年郑州市青少年公园建成开放后,附近居住环境被显著改善,随着绿色建设战略的发力,一条条“绿道”被逐渐建成,通向市民的生活,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美。

清晨被鸟鸣叫醒,傍晚在园林中散步,节假日到郊野公园游玩,在郑州,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活,让郑州人的生态幸福感与日俱增。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双赢赋能

全面发力,天更蓝。今天的郑州拥有超百亿级企业13家,智能手机产量约占全球1/7,速冻食品约占全国市场60%以上,成功跻身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20强,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作用持续强化。智能手机、中铁盾构等一批郑州创造、郑州品牌快步走向世界,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为争取更多蓝天白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市,郑州市在蓝天联防联控上筑牢了“防火墙”,建成覆盖所有乡镇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对涉气工业企业实施在线监测、用电监管、视频监控“三网合一”全覆盖。

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铁装备集团盾构公司装备制造车间内,工人们正紧张地忙碌着。“这台机器是要出口的,目前已经完成了检测,正在拆解装箱,准备进行运输。”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公司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焊接废气和喷漆废气,针对这些废气,公司特别配备有一体化设备净化处理,焊接废气达标排放。

环境整洁无尘,发展突飞猛进。随着产业园厂区投入使用,中铁盾构的产能陆续释放,资产总额较2020年增幅4%,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幅10%。2022年,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超出年度任务目标。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基本与上年持平,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呈现良好的运行态势,一台台“郑州智造”的盾构机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铁盾构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双赢赋能的实例之一。目前,郑州市经济社会保持高昂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进入“万亿俱乐部”,初步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融合共赢。

2023年,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以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为路径,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三场标志性战役;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保卫蓝天是每个企业的责任,往后一定还有更先进、更环保的处理工艺及生产工艺,我们将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时双双语气坚定。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郑州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美丽郑州建设正谱写崭新篇章。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78567 2023-05-31 00:00:00 三 郑州“气质”不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