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8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8
惜别!著名画家黄永玉逝世
河南朗诵艺术节举行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惜别!著名画家黄永玉逝世
曾参与设计庚申年“猴票”,版画代表作品有《森林组画》《阿诗玛》等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永玉6月13日凌晨逝世,享年99岁。报道称,黄永玉先生的子女发表声明: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叶霖

一代“鬼才”

黄永玉先生,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他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

黄永玉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做过瓷场工人、小学教员、报社美术编辑,写过剧本,后在美术学院任教。他在战乱年代自学成才,以木刻起家,拓展至绘画等,在中国当代美术界具有重要地位。虽一生多舛,处世态度却洒脱旷达。

在中国画坛,黄永玉不但是“画坛鬼才”,同时还是少有的“多面手”,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木刻、雕塑他样样精通。其版画代表作品有《齐白石像》《叶圣陶童话》《森林组画》及《阿诗玛》等。水墨画代表作品有《猫头鹰》《山鬼》等。此外,1980庚申年的猴年邮票就出自他之手,也是新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

曾感叹“年轻人容易错过老人”

据黄永玉回忆,他年少时离开家乡去厦门集美学校求学,开始了一个人的漂泊。彼时,正值抗战全面爆发,他“靠捡拾路边残剩度日”,在闽东南流浪,用脚走过“千里万里”。他三次从日本人的炸弹下捡回性命,也曾为了生存和一船舱尸体同行,险些被抓壮丁。

“活得这么老,常常为这些回忆所苦。”黄永玉的一生,跟时代和历史紧紧缠绕。虽以木刻和绘画赢得巨大声誉,他却将文学视为自己最倾心的“行当”。

202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黄永玉的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三部《走读》。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以作者的故乡和其小时候经历的人与事为原型创作。自2013年8月以来,已陆续出版了84万字的《朱雀城》、130万字的《八年》和48万字的《走读》。

黄永玉在著作中记录了他年轻时和许多前辈、大家的相处细节与珍贵友谊,他曾这样说道:“唉!都错过了。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故事一串串,像挂在树梢尖上冬天凋零的干果,已经痛苦得提不起来。”他曾表示,每个老人家都有可爱可敬的东西,有时间应该多跟他们接近,能得到很多教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81759 2023-06-15 00:00:00 四 惜别!著名画家黄永玉逝世KeywordPh曾参与设计庚申年“猴票”,版画代表作品有《森林组画》《阿诗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