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张倩)昨日,记者从郑州机场了解到,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和特定区域复制推广第七批共24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其中“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入选投资贸易便利化领域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由中国民航局负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2020年5月,河南省机场集团报送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空电子货运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中国民航局批复,成为全国唯一航空电子货运试点机场,两年多的试点建设运行成果丰硕。此次“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入选国务院推广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表明郑州机场“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郑州经验”将走向全国。
据了解,郑州机场“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实现了航空货运单电子化。长期以来,我国航空货运单据一直以纸质为主,效率低,郑州机场研发上线了电子运单中性平台,积极推动在郑运营的航空公司和代理人开展电子运单应用,国际国内业务中多家航司实现电子运单数据对接。截至目前,超过15家的航空公司在郑州机场开展了电子运单业务,形成了航空物流标准化体系。其中,数据交换标准被民航局吸纳成为全国性行业标准,操作标准被评为河南省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航空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数据接口》正在配合民航局信息中心申报全国性行业标准。郑州机场搭建了航空电子货运信息服务平台,按照“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路”的原则,以机场为中心,串联航司、货代、海关、卡车公司、报关企业等航空物流产业生态圈,为客户、监管单位提供更加便利的“单一窗口”式服务,同时提高机场地面服务保障效能,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重复填报、多头申报的痛点问题。截至目前,平台应用企业超过240家,基本涵盖了全部在郑州机场运营的航空物流企业。